服裝企業:如何跨過綠色經濟的鐵門檻
近五年來,科德寶寶翎襯布(南通)有限公司每萬米產量耗水下降了44%;耗能下降了37%。而這些成績的取得并非源于巨大資金投入,精細化管理和循環經濟已成為其重要法寶。他們先將目光鎖定在增加熱控制裝置控制蒸汽輸入量上,并使用熱交換器去重復使用廢水中的熱能;同時注重設計循環水流重復使用。另一方面,他們還從各個生產環節入手,處處注重節能減排。如根據不同織物調整排風閥門和風扇速度;使用自動測濕儀避免烘干過度,并提高7%機器速度……環環緊扣,細微之處見環保。
自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環境會議”,至2010年“落實責任你我同行”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節能減排績效評價活動的啟動,低碳環保口號已經不是僅僅的“紙上談兵”。盡管如此,中國紡織服裝業“綠色轉身”依舊任重而道遠,要付諸實施必須跨過“鐵門檻”。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的調研報告顯示,就紡織服裝單個企業而言并非都是耗能、排污大戶,但由于行業總體量大,行業耗能和排污總量較大。有關資料表明,紡織工業能耗、水耗、廢水排放量分別占全國工業總能耗、總水耗、總廢水排放量的4.4%、8.5%和10%。
要擺脫能源消耗型和污染型的歷史帽子,就必須走向綠色產業,順利完成節能減排的目標任務,這不僅關系整個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也是對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事實上,從中央關于“十二五”規劃的建議到《紡織行業“十二五”科技進步綱要》,都對節能減排提出了明確要求。而“節能減排”四個字里面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包括行業企業發展規劃、政策、理念、戰略、標準、管理以及金融服務、工藝技術、經濟效益等多個層面,涉及到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長久保持。因此,節能減排須從產業轉型和提升競爭力層面來認識,須從產業經濟發展模式的變化來踐行。
“鐵門檻”給人的感覺仿佛有些危言聳聽,但只要用心就能跨過。我們認為,節能減排就在企業的日常經營過程中,只要從根本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進行結構調整、精細化管理,就能實現綠色轉身。但目前仍有一些企業節能減排投入不足、用心不夠,而且先進工藝技術裝備采用率較低,故此節能減排任務十分艱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