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標簽再發威 面料與服裝接受考驗
法國政府近日出臺的“新環保法案”要求,法國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將被強制性要求披露產品的環境信息,這其中包括要標示其整個生命周期(即從原料、制造、儲運、廢棄到回收的全過程)及其包裝的碳含量,即把商品在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CO2)量在產品標簽上用標示出來,告知消費者產品的碳信息。該法案已于2010年7月12日通過,2011年7月1日將開始試運行至少1年。
作為全球化產業鏈條上的供給方,中國的大部分紡織外貿型企業也勢必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他們的備戰狀態如何,值得行業一探究竟。
隨著節能減排意識在全球范圍內的普及,低碳經濟到來的趨勢已不可抵擋。當前,環保產品打上碳標簽的做法開始被歐美、日本、加拿大、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所推崇,并真正付諸行動,這勢必會影響日后我國紡織企業的產品出口。
其實在當前國內面料企業的發展規劃中,低碳已經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低碳帶來的經濟效益已經擺在了企業面前。然而,面對著碳標簽的到來,國內面料企業有必要進行一次全面摸底。
面料產業在向低碳發力
記者在多次的采訪中了解到,我國傳統的紡織產業對環保產品的自主研發能力有了不小提高。在各類環保原料的運用、生產環節能源的控制、污水廢氣的減排等方面,均可以看到國內面料企業的進步。
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在迎合低碳大趨勢的過程中,企業的應對方案越來越成熟,并可以看到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在面料企業2011年春夏新產品的名單中,出來了越來越多的環保新纖維:吳江德伊加大了銅氨纖維與粘膠、天絲等原料的混紡比例;廣州揚纖以綠色原料為重點開發對象,如竹纖維、海藻纖維等;向興集團則推出了竹纖維以及云母紗……盡管到目前為止,他們并不是為面料企業帶來真金白銀的“主力軍”,但卻是力量不可小視的“生力軍”。
而在具體生產過程中,由于技術工藝的優化或是生產設備的升級,水、電費用的降低是立竿見影的。另外,還有一些面料產品,可以降低消費者實際穿著過程的碳排放,例如旭榮集團的FLYCOOL面料,接觸肌膚會產生瞬間涼感,可以讓穿著者的環境空調溫度調高1°C,約可節省3%~5%的電費,約減少0.66kg的碳排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