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產業市場新方向:產業鏈延伸
“平均每年增長15%,到‘產業增加值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從業人員超過400萬。”日前,國家體育總局印發的《體育產業“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首次明確提出了量化指標。
而據有關專家分析,如果中國人均體育消費能夠達到歐美人均體育消費的一半,中國就將形成一個每年2萬億元人民幣的巨大市場。
如此巨大的一個市場,晉江能夠分到多少?這樣一塊大蛋糕,晉江又該怎么吃?作為國內首個縣級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晉江又該如何借著這個機會謀求新一輪突破?種種問題,都亟待解答。
270個安踏的巨大市場空間
“十一五”期間,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迅速,2008年全國體育產業從業人員達到317萬人,實現增加值1555億元,占當年GDP的0.52%,從2006年至今,體育產業每年的增長幅度均超過了16%。
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數據顯示,美國體育產業對于美國經濟的貢獻占到11%,而我國體育產業的貢獻則只有0.7%。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這也意味著,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空間巨大。規劃提出,到“十二五”末期,體育產業增加值超過4000億元,也就意味著至少要比目前的產值翻一倍。
而據有關專家分析估算,目前歐美人均年體育消費在300至500美元之間,而中國人均年體育消費不足100元人民幣,如果人均體育消費達到歐美的一半,就將形成一個每年2萬億元人民幣的巨大市場。以安踏體育去年銷售74億元計算,這個市場空間相當于270個安踏的年銷售額。
龍頭企業的利好
5月19日,安踏體育董事局主席丁世忠的微博上發出這樣一條信息:前不久通過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健身休閑體育,開發體育競賽和表演市場,發展體育用品、體育中介和場館運營等服務,促進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協調發展!這條微博在短短幾天時間內,被近兩百人轉發,并有近百人給出了自己的評論。值得一提的是,在轉發這條微博的人當中,赫然可見包括舒華(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張維建在內的不少體育用品從業人士。誠然,對于體育行業首個五年規劃,晉江龍頭企業們頗為關注。
對于這些龍頭企業,《規劃》的確給出了明確的意見:在體育產業各個門類中著力培育一批骨干企業,增強我國體育產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選擇一批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體育企業或企業集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跨地區、跨行業聯合或重組,盡快壯大企業規模,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體育領域資源整合和結構調整;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體育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培育一批體育領域戰略投資者,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各類體育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實際上,在福建省今年4月份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實施意見》中,也提出要鼓勵龍頭企業組建體育產業集團,將泉州作為體育用品制造產業帶的中心,晉江和石獅則是推動產業帶發展的骨干力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