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中的“真維斯樓”
著名服裝企業真維斯,躍然冠名清華的第四教學樓。這一事件近期在各個媒體和社會人士中廣為傳播。
清華,一直是高等學府的風向標,冠名不但讓企業滿足了資助高等學府的心愿,也讓大學在資金上獲益,但為何惹來如此大的爭議呢?該怎么看待這個并不算新鮮事物的“新鮮事物”呢?
如今的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官網上,已公布有14個院所、實驗室和樓宇等籌款項目也給出了冠名費,金額共計7.5億余元人民幣。
支持方的論點是這樣的:若說以捐助公司及商業機構的名字命名,國內外早有先例,清華肯定不是第一家。用一個原本并沒有什么實際價值的教學樓名,換來一筆真金白銀的資助,也未嘗不是一個雙贏的事情。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這只是效益最大化的運作案例。
反對方也同樣據理力爭:純潔校園空氣、保持校園的純正學風、安守市場潮汐下最后的凈土、為讀書人保留最后的精神家園等等,同樣的振振有詞,同樣的有理有節。
中國青年報評論員曹林說:“我不反對企業冠名大學的教學樓,但我覺得,基于教學樓的特別身份和大學特定的人文環境,這種冠名,應該與大學的整體氛圍相和諧的,渾然一體的。”
不少網友很反對清華這么做,覺得大學的教學樓讓企業冠名很丟臉。筆者認為大學的教學樓像這樣的商業冠名是可以的。大學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它也要食人間煙火,它維持運行也需要大筆費用的。大學也會缺錢,缺錢怎么辦?不能總伸手跟政府要,如果漲學費的話,大家又要喊“讀不起書,上不起學了”。那就只能跟企業去合作了,怎么合作呢?既然合作,就得給人家利益,就得是互利互惠,因而,不要對冠個名就有什么心理障礙,就認為大學被商業化玷污了。這實際上是一個多贏的事。
筆者不反對企業冠名大學的教學樓,但我覺得企業的產品應該與大學渾然一體,融入大學之中,而不能格格不入。比如清華大學新聞學院的樓,就是企業贊助的,叫宏盟樓,這是一個廣告傳播集團的名字。顯然,廣告跟新聞是有關系的,而且“宏盟”這個名字也比較有內涵。
“真維斯樓”明顯的商業化了,無論是名字,還是企業產品,都跟教學樓沒多大關系。所以,清華的學生就惡搞:是不是咱清華以后還有班尼路樓、三九胃泰樓……
這樣的論調讓很多人的罵聲低了下來,但仔細歷數,如今國內被冠名的建筑物并不僅僅是真維斯樓,我們可以一起盤點一下國內那些被冠名的知名建筑。
萬事達國際組織日前在北京宣布,獲得曾經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籃球館的北京五棵松體育館的冠名權,冠名期限為5年。五棵松體育館因此成為第一家獲得冠名的北京奧運會場館,也是北京第一座進行商業冠名的體育場館。今后北京五棵松體育館將正式改名為“萬事達中心”。
自2010年起,在上海除了萬人體育館,大舞臺這些大型場館之外,又多了一個世博文化中心,又名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奔馳公司將此次的冠名權作為品牌宣傳的一個重要手段。對于這樣的現象,曹林說道,如今許多城市都在經營城市,把路名拿出來拍賣,許多地方根本不管是什么企業,給錢就可以冠名。
在眾多的罵聲中,其實企業和大學本身都沒有太大的過失,這預示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到了這一步。這不過是將幕后資助換到了臺前而已,很多企業都是給大學做過默默捐助的,只是這些捐助沒有公布數字。
或許曹林說得對,真維斯的名字掛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服裝系的大樓前,將是一個很好的結合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