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的衣櫥越來越“廉價”
傳統的心理學理論認為:人與人見面后所產生的第一印象,決定于見面的頭7秒。足以肯定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將直接影響到其辦事的效率。然而,在物價上漲、工資不漲的當下,靠每月2000—3000元的工資到商場買一件中等偏上的衣服,對許多白領來說是很奢侈的。
這時候,各種淘寶人氣網店、外貿原單就成了她們購買服裝的主要途徑。大家應該還記得2010年春晚牛莉穿的那件prada粉紅色長裙,晚會一結束,第二天各大淘寶網站就出來,還打著原單貨的招牌,售價2000多。天后王菲身穿的那件長條紋裙子也是如此,不過網店上銷售的價格的確很誘人。或許是因為這種衣服有“明星味”,賣家很快就銷售一空。然而,大家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這些真是原單貨嗎?為什么價格那么便宜?或許久而久之,在你打開衣櫥的那一剎那,你就會發現,你的衣櫥已儼然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廉價儲藏室”。
案例回放
日系外貿很便宜
被訪者“愛笑的叮當貓”是一位IT行業的出納,月收入3500元左右,沒有任何獎金和補貼。然而,為了實現時尚理想,28歲的她很愛買衣服,不過每個月會控制在1000元內添置衣服。她強調自己也很喜歡哥弟的衣服,不過一件襯衣買下來就差不多600—700元。更好的一些牌子,動轍上千,遠遠超出了她的預算。所以只有乖乖選擇淘寶,或者逛外貿店。在那里,一些日系原單花一兩百甚至幾十元就能買到!狂喜啊。如此一來,她每個月都能買三四件新衣!可是經過幾次洗滌后,衣服失去了當初的品質感,很多次都想找借口扔掉。如今,打開她的衣櫥,全是廉價的服裝,其中不乏一些大牌的原單貨,不過看上去完全沒有品質感。這讓經常應酬的她非常糾結。
現象調查
七成白領選擇網購
針對這位朋友反映的情況,記者日前在網絡上做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只到淘寶網店或外貿店購買衣服的人占70%,只到商場購買衣服的占20%,兩者兼顧的人占到了80%。足以看出,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網購與商場同步購買為主。然而對于一些沉溺于淘寶網店和外貿小店的女性而言,她們中又有80%的人是因為款式時尚、價格合理而購買,不過這80%的人群里收入參差不齊,有月收入上萬的,也有月收入2000元左右的。
其實,在記者身邊也有朋友遇到“愛笑的叮當貓”類似的難題。華麗的服裝人人都愛,不過每月花幾千元購買衣服,一般人是傷不起的。再說偶爾在淘寶網店上還能選到合適的衣服,款式新穎、價格也適中。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品質感略差,一般穿幾次就不想穿了,想扔吧又覺得可惜,繼續穿吧在一些重要場合還是有失面子。
專家意見
把錢花在刀刃上
針對這一現象,知名策劃公司形象設計師YOYO告訴記者,其實女性每月肯花1/3的工資來購買衣服已經足夠了。不過做為職場白領,最應該注重的還是職業形象。要了解自己的職場形象,準確地定位,塑造自己的風格。
通常來說,網購的服裝品質感和款式很難把握,只有通過店家介紹和網友評論來決定這件衣服的好壞,然而這兩樣在網絡里面都摻雜有水分,難辨真假。對于一些不滿意的服裝換來換去,很容易造成經濟和時間的浪費。
另外,每月所買的服飾一定要以職業著裝為主。最好是品牌的經典單品,如襯衣、半裙……先有基本款,再循序漸進添加各種類型的衣服。YOYO還告訴大家一個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你在買一件衣服時,首先要想好搭配什么樣的褲子(或裙子)、鞋子、包包,如果發現這些搭配服飾家里邊有,那么可以購買;如果買這件衣服,還需要連帶買一雙高跟鞋、一條裙子,那么這件衣服就不值了,所以購買衣服要謹慎。另外,專家還建議,與其每月花1000元買廉價沒有品質感的外單貨,還不如攢著買一件有品質感的衣服。
記者點評
網購,你傷不起的{page_break}
我也是一名愛淘寶的女性之一,從衣服到鞋子,再到包包,現在就連吃的也在網上淘。不為別的,只圖個方便,省心。買的時候為節省郵費,通常我會在一個店買上兩三件衣服,收到貨后才發現其實這件衣服真的可以不買。一到月底,查看支付寶帳單的時候,愣住了,不咋地就花了近千元,這個月亦不例外,又購了1200元的各式東西。如果我有未卜先知的超能力,我一定會謹慎謹慎再謹慎,不是必須的絕對不買,因為經濟上我傷不起。
縱觀這么多年來的淘寶經歷,真正買到合適的衣服有幾件呢,可以用“0”來形容,網購的品質感本人不敢恭維。有時因為質量問題跟老板理論大半天才能換貨、退貨,有時一件衣服折騰下來,差不多半個月才能拿到手,時間上我傷不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