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視點:“超仿棉”開辟化纖新空間
棉花市場空間大,挑戰是技術難度大與開發路線長。通過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化纖、紡織、印染、服裝等企業聯合,政府與行業協會協調,“超仿棉”產品將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棉花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棉纖維是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棉纖維具有優異的吸濕性、柔軟性、保暖性等,光澤度也很好,其織物服用性能優良,但在導濕性、脫濕性、防污、防水、防霉等方面尚存在問題。
我國滌綸產業的大規模工業化,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初,發展壯大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目前,我國已成為滌綸生產、消費第一大國。面對棉花資源有限供不應求的狀況,而滌綸產能相對富余的局面,根據現代消費者對服裝要求方便、舒適、健康、時尚等特點的需求,結合目前滌綸及其面料差別化、功能化的技術特征,行業提出了開發與推廣“超仿棉”纖維與制品。
“超仿棉”產品通俗地講有以下特點:看起來像棉(視覺)、摸起來像棉(觸覺)、穿起來像棉(親和性)超棉(舒適性),用起來比棉方便(洗可穿性),兼有棉與滌綸的優良特性,達到仿棉似棉、仿棉勝棉的效果。科學地講有以下特點:“超仿棉”產品要保證有棉花優異的柔軟性、保暖性等,還要有滌綸良好的力學性能、耐熱性、色牢度,甚至具備抗靜電、抗起毛起球、抗菌、阻燃、遠紅外、抗紫外等功能。隨著仿、超棉技術水平的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將相應提高,甚至成倍增長。
與以前單一差別化技術或單一功能性產品的開發相比,“超仿棉”產品的研發有明顯的不同,首先是對象與目標不同,不僅在纖維表面形態和面料風格上追求接近棉織物(形似),更重要的是面料制品在性能及功能上要仿棉、超棉(神似),尤其要具有優良的動態熱濕舒適性能。其次是研發技術路徑不同,仿棉、超棉技術更加重視多種差別化、功能性技術的整合發揮,強調聚合、紡絲、織造、染整技術的相互融合。
“超仿棉”產品開發經歷以下幾個階段:外觀上仿棉:改變纖度與截面形狀;性能上仿棉:改善纖維可染性和吸濕、排濕性,并從外觀和手感上接近棉織物;功能上仿棉:仿棉織物不僅具有良好的手感及服用性能,而且在吸水透氣、吸濕排濕、抗靜電性、熱穩定性、力學性能等方面超越棉織物。
我國的仿棉產品與國外,尤其是與日本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超仿棉”產品的聚合、紡絲、織造、染整等工藝關鍵技術體系、產品體系、標準體系還沒有形成,有待加強。事實上,日本早在20多年前就對超仿棉化纖及紡織品進行了系統研究,并具備了成熟的工藝技術。我國則是從2005年開始逐漸發展,近兩年上升到一個新階段。
2010年底,為緩解棉花供需矛盾,有效利用過剩聚酯產能,依托化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家科技部優先啟動了“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超仿棉合成纖維及其紡織品產業化技術開發”。該項目有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東華大學、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太倉金輝化纖實業有限公司等20余個優勢單位參加。
該項目目標是通過新型聚合改性、纖維加工、織造染整技術的自主創新,突破仿棉聚酯纖維技術瓶頸,開發仿棉聚酯纖維多重結構設計、多組分可控聚合、親水體系均勻穩定紡絲、纖維高異形度精密控制、仿棉纖維混紡及其面料設計與加工等關鍵技術;形成仿棉聚酯纖維產業化集成技術體系,建立仿棉纖維及產品的科學評價方法與標準,開發仿棉系列產品;計劃建立或改造“超仿棉”聚酯纖維紡絲示范線四條,聚酯連續聚合示范線兩條,紡織、染整、織物生產示范線八條。
針對目前國內“超仿棉”技術與產品開發的現狀,建議行業加強仿棉纖維及制品動態熱濕舒適性能機理等研究,明確產品定位與目標;研究細旦或超細旦、親水共聚改性、無機共混改性、表面粗糙化、截面異型化等纖維及面料的毛細芯吸效應與動力學、吸濕導濕能力與動力學等,為制定仿棉功能測試方法與指標制定、規范市場行為奠定科學基礎。
建議行業建立基于“1+X”產品模式的產業鏈、技術鏈、標準鏈,其中“1”為仿棉基本品種,重點實現與棉倒比例混紡,由65/35變為35/65,在保證面料性能功能前提下,減少棉纖維的用量,加快仿棉纖維應用。目前首要任務是明確基本品種的技術體系和產品標準,建立纖維/長絲、紗線/混紡、面料指標體系。除常規性能指標外,必須明確仿棉產品鏈的功能指標,如柔軟性、蓬松性、親水性、吸濕性、導濕性、抗靜電、抗起毛起球、回潮率等。然后在此基礎上強化功能指標,形成“X”系列產品指標,包括開發具有抗靜電、抗菌、阻燃、遠紅外、防紫外等功能“超仿棉”產品。同時充分利用長絲加工優勢,推動長絲仿棉技術與產品的開發與推廣。
棉花價格的攀升,對發展“超仿棉”技術與產品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是市場空間大,挑戰是技術難度大與開發路線長。相信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通過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化纖、紡織、印染、服裝等企業聯合,政府與行業協會協調,“超仿棉”產品將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