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與低碳紡織品高層論壇在滬召開
紡織工業因其規模巨大,涉及面廣,是地球上排放溫室氣體量最大的工業之一。為促進我國紡織業低碳化發展,2011年8月16日,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上海市中國工程院院士咨詢與學術活動中心、東華大學、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氣候變化與低碳紡織品高層論壇”在滬召開。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主任、清華大學郝吉明院士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季國標、唐孝炎、周翔、蔣士成、姚穆、孫晉良等院士以及來自各相關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學會協會、企業以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等約100位專家出席會議。
論壇邀請了東華大學周翔院士、北京大學唐孝炎院士、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蔣士成院士、中國印染行業協會李金寶理事長等14位專家,圍繞氣候變化與碳排放、紡織品碳足跡評估、低碳紡織品制造、生物質纖維材料開發和生物酶制劑的應用等內容作主題報告。與會專家認為,氣候變暖問題將是今后數十年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發展低碳經濟、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逐漸成為各國的發展方向。
據國家宏觀部門統計,紡織已與電力、鋼鐵、有色金屬、石油石化、建材、造紙等行業并列為我國高耗能工業部門。在國務院《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引導下,我國紡織印染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還是存在較大的節能和減排空間,也就是降低碳排放的空間,因此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評價紡織品的碳足跡,應作生命周期評估,紡織工業的低碳化發展涉及到取用原材料、生產、分銷、使用、廢棄后處理及再利用等各個環節。專家建議,當前我國紡織業的低碳發展要依靠不斷的技術創新,提高科技對產業發展的貢獻率。使用低碳原材料,如更多地采用天然纖維、有機天然纖維,生物質纖維及非石油源合成纖維;在紡織染整加工過程中使用節能節水的加工工藝,提高能源和水的利用率;對廢舊紡織品進行回收利用。這些技術的應用可以降低能源和水資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對紡織工業的低碳化發展意義重大。
本次論壇邀請了紡織染整、生物、環境等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通過跨學科的學術交流,對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環境保護與紡織工業發展的和諧統一提出了建議。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紡織工業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為減緩氣候變暖、可持續發展和人類健康做出貢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