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款“缺位”男裝:向左走 向右走?
往下是JackJones、Zara、CK,往上是Armani、Prada等淘汰率也很高。走品牌路線還是走設計路線、向左還是向右成了困擾新興品牌的一道難題。
品牌:只做“暢銷款” 不敢突破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走過JackJones、Zara、CK的“青春期”后,男裝品牌確實不太豐富。來自上海的Drill男裝品牌就是為打破快時尚市場而出現的新興男裝品牌。該公司公關總監李玉麟表示:“很多品牌進商場后,為了保證銷售額,只敢生產‘暢銷款’,非常保守,不敢突破。”這是男裝“缺位”的主要原因。
“很少在國內買衣服,經過買手過濾之后的款式實在太少了。大商場的衣服價格貴得驚人,所以我一般出國買衣服,不用交關稅,價格便宜很多,款式也有很多選擇。”一位消費者表示。
消費模式:“三合一”模式 畸形消費
長期以來形成的消費習慣導致中國男士對服裝沒有選擇或懶于選擇。中國的男裝十幾年來已形成“畸形消費”模式。設計師葉宇軒對這一點深有體會。中國男裝市場很小。男士對于服裝已經形成“三合一”的程式,上班、晚宴、外出都是一套衣服,不太講究,呆板又保守。
葉宇軒認為:“有經濟實力的沒有消費習慣,有消費需求的往往缺乏品位。”那些一心投入事業的CEO們一般不太重視穿戴。喬布斯數十年如一日都是那套行頭——黑色高領羊毛衫、牛仔褲、運動鞋。還有一些有錢的老板以買到“A貨”為榮。喜歡炫耀奢侈品的多是暴發戶,而沒有太大知名度的中端品牌,對于“不識貨”的暴發戶來說,還起不到“炫富”的作用,也少有人問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