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商場服裝利益鏈調查
制衣廠的工人正在工作。衣服的加工費不算貴,占衣服成本的很少一部分。
記者調查商場衣服動輒上千元背后鏈條 品牌宣傳、進駐商場及返點費用高
現在的大型商場,一件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襯衫至少要兩三百元,稍微上檔次的男士西褲標價上千,而女士的連衣裙五六百元算是便宜貨。即使在專門的打折區,百元以下的也難見蹤影。
是我們的品味越來越高?還是這張價簽背后有價格虛火?記者從原材料入手,實地考查店售服裝從環境一般的制衣廠到金碧輝煌的高檔商場專賣店的路徑,最大限度地試圖揭露一件衣服價格背后眾多的構成因素。
據調查,消費者在商場里看到的價簽上的價格往往是出廠價格的數倍,這是因為服裝從出廠到柜臺,中間可能經歷多重代理銷售的環節,每一個環節的毛利增幅不等。而最終代理商由于要承擔品牌建設、庫存等各種壓力,最終進入終端的價格已經是出廠價的數倍。
鏈條
原料成本——5%至20%
中山大學南門對面是廣州中大布匹市場,其實這一區域有一系列的布料批發市場。珠三角城市相當多的服裝加工廠從這里買原料。
在廣州長江國際輕紡城一家店里,記者詳細了解了西裝面料的價格。面料因為成分不同,價格相差還比較大。記者了解了5種不同面料的價格,含滌綸80%的面料價格是21元/米,70%滌綸的面料是19元/米,10%毛料與65%滌綸差不多,21元左右,毛料、滌綸各50%的料最貴,65元/米。
“布料批發只賺很少的錢,夏季的布料,一米能賺幾毛錢就不錯了,秋冬的面料厚,利潤相對高點,但每米有1元的賺頭就非常高興了。”已經做了十多年布批生意的談女士,一年能銷售100萬米的布料,但利潤只有幾十萬元。
“在商場里能賣1000元一件衣服,如果按布料的成本,最多不超過20%,這已經是對原料最講究的人才會用的,一般情況下,10%~15%就差不多了。”
加工費——高檔女裝40多元
離中大布料市場不遠的瑞寶村,以及廣州大道南天雄布匹市場周邊的城中村,密密麻麻地擠著上千家加工廠。
來自湖北的黃錦侖從事服裝加工業已經有15年了,他在海珠區東風村馬基路一棟5層樓房的樓頂開了一家小服裝加工廠,工人不過20多人。他的辦公室擺放著一件已經設計好的秋季女裝。“是一位客戶送過來要加工的,料子不錯,是米蘭尼料,他們要走精品路線。”
“加工廠的利潤很低,秋冬衣服算是比較復雜的,但加工一件也不過30多元,主要是靠量才能賺錢!”黃錦侖說,“如果要走精品高檔路線,加工一般會讓熟手做,做工也仔細,線腳、剪裁都得用心,但價格也貴不到哪去,像加工這件女裝,也就40多元。”
不過黃錦侖說,這些工人一星期只休一天,晚上還得加班,這樣一個月的工資能達到3000元左右。
雖然各種衣服面料不同,加工的價格也不一樣,但總的來說,一直到最終出廠,這部分的成本并不是太高。
流通環節
成本110元旗袍的四種流向
建議零售價358元
批發商賣120元小店賣170元
進商場貼牌變800多元
專賣店自行搭配變千元
LILY是廣州本地旗袍品牌“君××”的老板。“設計、開發、生產、批發,我們做的是一條龍生意。”LILY說。除了少數真絲面料的高檔貨,LILY家的棉質中端旗袍全國建議零售價是358元。
以走中端客戶路線的純棉提花面料女裝旗袍為例,LILY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該款旗袍單件面料成本為不到90元。“我們公司專職和兼職設計師共有3位,按照資歷,月工資從七八千到萬把塊不等,其他費用支出中,最大頭的是批發檔口的租金。各項費用平攤下來,一件這樣的旗袍,成本可以控制在110元之內”。
出廠價層層加碼
服裝真正能賺的在批發流通環節,這些衣服出廠價格就會層層加碼。
首先是批發商。LILY純棉旗袍批發只有10%不到的利潤。“如果批發商或者省級代理商來拿貨,他們會將每件旗袍的價格提到120元,然后發給底下的客戶。”
然而這些服裝最終到達的零售終端決定了它們的售價。如果走散線(被個體小店老板批走),這些小店一般每件只留50元的利潤,也就是每件賣170元左右。
如果進入專賣店或大型商城,最終的價格將由“身價”來決定,身價包括品牌知名度和購物環境。一般品牌可能加價率在數倍左右,知名品牌甚至能達到十幾倍,國際品牌就更高了。
進商場貼牌價格漲6倍
據悉,LILY的這款改良款旗袍,經手批發商和代理商之后,曾經作為搭配單品出現在天河城的某家店鋪中,標價為800多元,是出廠價的7倍左右,“標簽是換了的”。而在華樂路的另外一家做熟客生意為主的店,自行搭配后賣近千元。“如果換成國外或香港的品牌,價格還貴些。”
LILY說,這件衣服一旦被走高端路線的商家看中,還會有一番動作。“走精品店或者商場專柜線,被貼牌后就可以賣800左右。不過800元的價格雖然高得有點嚇人,但也不是隨便加上去的。來高檔場所的消費者,看重的主要是品牌以及形象,購買的地點也是形象品牌的一部分。
為何品牌衣服如此貴?
品牌形象宣傳投入多
采訪中談及個體小店與專柜懸殊的價格對比,已在白馬批發市場開檔口三四年的LILY大嘆小品牌的生意難做。“現在是散貨不好走,利潤空間太小,身邊的同行似乎都有意往大品牌方向走。”她說。
一位資深時尚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國內較大的服裝品牌服裝售價不菲,與其近年來對品牌建設增值的投入有密切關系。這位人士舉例說,例如,廣州本地某知名女裝品牌,每年率簽約模特等一眾人馬兩次奔赴世界各地拍攝當季產品的宣傳資料,并制作成花絮光盤送給消費者。
為了給消費者更新穎的時尚體驗,該品牌的幾個較大門店甚至一年內店內風格各異的小規模置換就達到5次之多,據說裝修預算達到每平方米2000元。
進駐商場費用極高
據業內人士透露,廣州的高檔商場的入駐標準都很嚴格。入駐后,還要對品牌的銷售額進行嚴格考核,若是該品牌連續幾個月銷售考核均排名末端,就很有可能“被勸退”。
這位業內人士還告訴記者,有的商場店鋪只要按時繳納租金、水電費等費用即可。但一些商場不但要求交“進場費”,每月還要求“返點”。“有些商場要求返點甚至達30%,商場才是賺錢的老大。”這位業內人士說。
他告訴記者:已具知名度和客戶群的都不愿進商場。反而是知名度不高、又標榜是意大利、歐洲牌子的,才會熱衷進高檔商場,因為賣得出高價,還可利用商場名氣引來客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