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解析:誰為過剩商業項目投資買單?
相關研究機構指出:未來十年將是中國商業地產的黃金時代。在住宅項目受到調控高壓的情況下,商業地產貌似成了挽救房市的香餑餑,各地遍布熱火朝天的工地,到處是打造全國商圈的廣告牌。
由于服裝服飾行業的快速發展,不單是地產開發商,連服裝經銷商、服裝生產廠家等也紛紛加入了這場游戲,唯恐錯過這座“金礦”,紛紛搶灘服裝服飾流通市場。最主要的表現就是想方設法立項圈地,以服裝專業市場、服裝流通升級、城市綜合體等概念,號稱打造世界級的流通市場。然而,在鋪天蓋地的口號下面,果真都能挖到金子么?
中紡通力在河南省開封市進行市場調研時發現,各地頭腦發熱一窩蜂投資上馬的商業城和綜合體,不僅僅在一線、二線城市,在三線、四線城市也提出了口號,動輒輻射幾百萬、幾千萬人口,明明是幾十公里外已經有了成熟的主力批發商圈,卻偏偏要提出再造一個升級版,結果是樓越建越多,市場硬件環境一個比一個好,真正經營得好的,商氣比較旺的,卻不多見。
商業樓盤運作方法可謂五花八門,結果是把資本鏈條拉長了,經營者與產權持有者相分離,產權方與管理方分離,一切都是為了兩個字——“好賣”。然而帶來的后果卻是商業效率不高。由于項目沒有產生預期的經濟效益,自然就會有資本的壓力,壓力有可能在開發商身上,有可能在配合的建筑公司和材料供應商身上,有可能在買了產權的投資戶身上,也有可能在承租了多年使用權的經營戶身上,我們順著項目進展的足跡,逐一進行分析。{page_break}
土地開發商
關鍵問題:當資本變成土地時,雖然土地在升值,在它沒有重新變回錢時,效益很難看到。
土地開發商通過可行性論證,取得了土地的使用權,如果拆遷、規劃報批等進展緩慢,則項目無法推進,資本變成了土地,雖然土地在升值,在它沒有重新變回錢時,效益很難看到。我們看到的是高高的寶麗布圍擋,各種時尚、超前、超體量等炫目耀眼的廣告詞匯,后面則是閑置多年的土地。
項目建設方
關鍵問題:如果定位不準,樓盤不能達到招商開業的水平,即使賣出了部分面積,也很難收回成本。
如果土地投資方變成了項目建設方,或者土地轉移給了項目建設方,就要看建設方在商業定位、商業招商方面的運作能力如何。部分建設方并不是商業運營方面的行家里手,有的找來建筑公司直接蓋大樓,蓋好了再找團隊招商;有的直接找招商公司,畫一個平面布置圖就開始建樓……他們都抱著一個美好的愿望,房子蓋好自然就有商家入駐了,然而商業地產不是1+1=2,由于定位的問題,許多樓盤不能達到招商開業的水平,即使賣出了部分面積,也很難收回成本,我們看到的是爛尾樓多數都是這個原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