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效應讓中國輕紡城充滿活力和變數
在中國圍城”效應,讓紡城充滿活力和變數。
近年來,中國輕紡城凸現出一種新的“圍城”效應:城內陸續有人想要出去,闖一番更大的事業。而城外,不斷有人涌進來,收獲真金白銀。
出城的,想闖更大事業
中國輕紡城湖北商會會長彭水俊,前不久在湖北武漢拍下100多畝土地,開始籌建皮革市場。彭水俊是輕紡城布商,依托紡織業發展起家,目前紡織印染行業仍是他的主業,但他同時也期待去城外闖蕩一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在外地興建市場的不少開發商,是從中國輕紡城這個“黃埔軍校”出去的。這些人出去后,不少斬獲頗豐。
“一方面,紡織行業內的競爭已經非常充分,他們在紡織業方面的發展已上了正常的軌道,非常成熟,事業到了頂峰。另一方面,他們手頭有閑資,而外地市場對他們的誘惑也很大。”我縣一機關工作人員俞先生分析。{page_break}
進城的,看好此處商機
然而,與城內有人想出去形成顯明比照的,城外卻不斷有人想進來。
前不久,來自北京的國企中國商業對外貿易總公司在我縣舉行招商發布會,該公司和我縣有關企業合作,運作“中商國際面料展貿中心”項目。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衣食住行”中的“衣”一直排在人們日常生活的首位,盡管中國輕紡城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但真正把紡織業當作時尚產業來運作,卻是近幾年的事情,前景非常看好。招商一啟動,便有美國、意大利、法國、韓國、德國等國100多家紡織行業貿易巨頭表示,將入駐中商國際面料展貿中心。而來自中國美院的知名設計師吳海燕等知名設計師,也第一時間進駐到中商國際面料展貿中心。
至今年10月底,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區新增紡織品貿易商2000多家,柯北貿易中心新增1600多家,這些新增的貿易公司,約有半數是來自杭州、寧波及重慶等縣外地區。
輕紡城,要營造新優勢
有人辭官故歸里,有人漏夜趕考場。然而,無論是從城內到城外,或是城外到城內,根卻都在“城”中,這是中國輕紡城現有的優勢。
中國輕紡城發展已有20多年,許多布商都經歷了原始積累,資金流量可觀。記者在采訪中,有布商談到,“圍城”效應與城市競爭力成正比,隨著需求驅動、供給誘惑、營銷驅動,資金流也會發生流動。資金的流向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城市實力在市場競爭格局的地位。
中國輕紡城有許多現成的優勢,一方面我縣要依托現有的優勢,進一步發揮輕紡城磁場效應,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另一方面,競爭格局充滿變數,我縣應更大力度挖掘城市比較優勢,營造更多競爭優勢,吸引更多的資金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