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轉型各有奇招
研發創新:加工民企闖出國際品牌
廣州增城市廣英服裝有限公司就是一個靠創新贏得品牌的成功案例。該公司創業之初只是一個為國外品牌貼牌加工的民營企業,賺取微薄的加工費。為扭轉牛仔服高端市場和品牌長期為歐美國家所壟斷的尷尬局面,10多年來,公司每年投入2000萬元聘請國際一流設計師進行設計,把品牌銷售的額外利潤全部讓渡給設計師,吸引了歐美服裝研發機構爭先承接廣英服裝的合作項目。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為公司贏得了國際知名品牌聲譽。
抄底收購:小企業榮登世界大舞臺
2006年以前,廣州市晶華光學電子有限公司是較為典型的依靠國外訂單生產的OEM企業,主要利用要素成本優勢和良好的質量管理,獲得訂單。2009年,晶華危中尋機,果斷“抄底”,成功收購了德國的國際知名商標“BRESSER”的原持有公司,獲得其品牌和銷售渠道的控制權。同年,收購了美國的EXPLORESCIENTIFIC公司,成功進軍歐洲和美國市場,并在國內注冊BRESSER和ExploreScientific商標。從而獲得國際品牌和銷售渠道,并由此從OEM加工廠變身為品牌經營商。
注重內銷:實現產業鏈向兩端延伸
在開拓國內市場方面,廣州光寶集團則探索出了一條成功的道路。作為跨國公司的代工企業,該公司過去只被動承接總部派發的加工訂單,產品利用總部的銷售渠道全部出口,在自主銷售方面無所作為。面對近年來國際市場的大幅波動,公司將目光轉向國內,大力開拓國內市場。為此,公司成立了專門負責內銷的企業——建興(廣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統籌逾10億元的國內市場銷售份額,并瞄準國內計算機、汽車制造和家用電器消費領域,不斷開發具有自主品牌的新產品,堅持塑造品牌形象,成功實現從“單純加工”向“生產+銷售”雙重角色的轉變。
節能環保:產業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
紡織印染行業一直是耗能和排放大戶,面臨嚴峻的環保壓力。互太(番禺)紡織印染有限公司作為改革開放早、中期進入廣州的勞動密集型港資企業,其競爭優勢日益削弱。為此,公司及時加大環保節能投入,把環保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底線,并通過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帶動產品創新。在履行環保責任的同時,公司不但沒有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反而在紡織行業的市場洗牌中,創出了生產訂單量的歷史新高。
關注市場:全方位創新實現根本性轉型
在國光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轉型升級過程中,市場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國光最早只生產制造揚聲器這一種產品,隨著國際市場需求發生變化,該公司意識到必須進行產品轉型,向高端和系列化發展。為此,公司克服缺乏電子音響技術人才和廠房、設備等困難,確定了“做電子、做系統、做品牌”的發展目標。首張30萬美元的系列產品的訂單,由董事長親自掛帥帶領如期完成,該訂單的完成,更多地承載了整個國光電子產品轉型之夢。經歷幾年艱難的過程,今日的國光已經完成了單一的揚聲器向音響集成系統的轉型升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