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車用紡織品材料缺口怎么補?
南通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副院長 張瑜
在美國、德國、日本等汽車工業與高速列車發達的國家,對車用內飾紡織品的研究已到了非常深入的程度,產業化的生產技術也很先進。我國在汽車與高速列車用紡織品內飾材料方面的研發和生產起步較晚,尚處于初級階段,目前國內生產的汽車與動車用紡織品不能滿足汽車工業與高速列車快速發展的需求,市場缺口較大,特別是具有阻燃、隔熱、拒水、防污、吸音、吸濕、抗靜電等特殊性能的汽車與動車用非織造內飾材料,還需從國外進口。我國每年進口的汽車用紡織品就達40億美元,高速列車內飾紡織品進口量還要大。
功能性纖維的選擇與應用
能夠滿足高端車用非織造內飾材料性能要求的纖維主要有聚酯纖維、預氧絲及芳綸等新型高性能纖維等。其特點我們逐一來看:
聚酯纖維(滌綸):因聚酯纖維吸濕性能很差,一般大氣條件下的回潮宰為0.4%~0.5%,因此其干、濕狀態下的纖維性能變化不大。聚酯纖維強度高,彈性回復性好。在伸長率為3%時其彈性回復率為90%~95%。聚酯纖維的模量高,剛度大,制品的耐磨性能好。聚酯纖維自身特性可以滿足高速列車座椅用非織造內飾材料高回彈性、耐磨性的性能要求,聚酯中空纖維還有助于改善制品的隔熱性能,要滿足安全性能要求,必須對材料進行阻燃處理。
聚丙烯腈預氧化纖維(簡稱預氧絲):該纖維是制造碳纖維的中間產品,是隨著碳纖維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耐高溫有機纖維,其最大特點為:一是高阻燃,其耐高溫性能高于芳綸,同時具有300℃高溫下纖維性能穩定、900℃火焰下可耐3分鐘以上時間,極限氧指數大于50%及在燃燒中纖維不融、不軟化收縮,無熔滴(不會燙傷身體)等特點,屬準不燃產品;二是隔熱效果好;三是耐酸堿腐蝕、耐化學環境、耐輻射性能;同時具有良好加工性能。適當加入預氧化纖維可以滿足高速列車座椅用非織造內飾材料機械性能及安全性能要求。
芳香族聚酰胺纖維(芳綸):芳綸1313是新型的耐高溫纖維,具有耐腐蝕性、耐化學品性和防燃性。芳綸1414是新型的高強度纖維,其強度可達193.6cN/tex,斷裂伸長率為4%。初始模量遠高于其他纖維,為聚酰胺纖維的11倍、滌綸的6倍左右,纖維還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耐化學品性。可以滿足高速列車座椅用非織造內飾材料機械性能及安全性能要求。
其他新型高性能纖維:高性能纖維是優質的工程材料,具有極高的機械性能,具有高強度,高彈性模量;高性能纖維能耐高溫,在高溫下尺寸穩定性好,熱收縮率很低;高性能纖維密度低,有利于制品的輕量化。有機和無機高性能纖維耐腐蝕。
龍頭團隊標準化構建與提升
面對當前形勢,我國非織造布企業要瞄準車用非織造內飾材料的市場需求,加強產品研發能力,加大科技開發力度,打造中國車用內飾紡織品的自主品牌,走出一條引進、消化、自主開發的道路。2009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紡織工業技術進步與技術改造投資方向》中提出“車用輕量化篷蓋和內飾材料的加工技術和產業化應用”的實施內容要求,意味著加快國產高端車用內飾紡織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已成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高端車內飾材料在具有高回彈性、耐日曬、耐熱色牢度、高耐磨性以及具有良好的隔音、減振、透氣等使用性能的同時,更主要的是安全指標要求。目前內飾材料相關產品的國家標準并不完善,如汽車內飾材料國家標準GB8410-2006等,而高速列車相關標準幾乎沒有,國內產品應用一般主要參照TL1010、ISO 3795、GM6090M、DIN 7520、DIN 54837/DIN 5510-2、SAEJ369、NFP9-503、GM9070P、FMVSS302等國際標準規定。如國產動車用座椅內飾材料的煙毒性F1(NF F16-101)、阻燃等級M1(NF P92-503)。2011年5月,歐洲為了確保車輛在使用中的安全,指令95/28/EC汽車內飾材料燃燒試驗標準為FMVSS 302。
要真正實行高端車用阻燃非織造內飾材料的國產化、與國際接軌,相關產品的標準制定迫在眉睫,包括企業標準、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等。
在國家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出臺之際,應抓住我國高速列車的快速發展以及汽車振興規劃實施的良好機遇,重點打造成龍頭團隊,實現規模發展。作為主陣地的非織造企業,應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提高產品研發、設計能力,實現技術及產業升級,在適應終端產品特性的同時打造自主品牌,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在實現基礎原料自主化的同時,進一步提高產品制造裝備水平,加強生產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在性價比方面保持競爭優勢,替代進口產品。目前車用非織造材料主要用于坐椅內襯、篷蓋、地毯等柔性產品,通過深加工可以制得高端車用纖維功能剛性復合材料,另外該類材料還可進一步應用于航空、船舶等領域,市場規模極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