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紡織服裝行業入市十年的沉浮之路
“2005年元旦前夜,給我印象非常深刻。當時很多人都覺得仿佛站在一堵海閘前等待開閘,即將迎面而來的,是來自全世界各地蜂擁而至的貿易從業者,至今都難忘那人生旅途中激動人心的一刻。
2005年1月1日,歐美諸國徹底取消了對中國紡織品服裝配額限制,這是中國加入WTO后最重要的歷史性節點之一。
“從2001年中國入世,到2005年配額全面取消,對紡織成衣企業出口的限制也逐年減少。那幾年,幾乎我認識的所有同行都認為,配額取消意味著無限的商機、蜂擁而來的訂單和井噴式增長的銷售額。”顧新回憶起這段職業生涯的戲劇性高潮,不禁心神激蕩。
當時,很多人都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外貿人的飯局酒桌、私下公開場合頻頻談到的幾乎都是配額取消、資質要求降低、注冊資金減免這些好消息。為了狠狠抓住“入世”后最大的一個“紅包”,不少在國企工作、手握海外市場信息和客戶資源的外貿經理都明里暗里籌謀投資自己的紡織制衣廠。
周雪松,這個顧新曾經的同行,就是乘著“入世”的順風車開創了自己的事業。2002年,正值壯年的周雪松眼瞅著中國“入世”后紡織品貿易的環境豁然開朗,挾著多年來的創業大計,他毅然離開當時所在的國企“江蘇省絲綢進出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南京希德貿易有限公司。在同事看來斯文儒雅的他有著獨到的眼光和魄力,離開平靜安逸的國企“老窩”,駕駛自己的“小船”成為了中國“入世”后第一批“弄潮兒”中的一員。
“2001年以后,進出口貿易放開,僅外貿企業注冊資金的要求就從500萬下降到50萬。”十倍的降幅對于當時想要創業的人來說不啻于掃開了最大的障礙。“入世”后帶來的大量機會和美好前景鼓舞了無數“周雪松”的雄心。
“實際上,取消配額并未如我們想象中的帶來遍地訂單。歐美各國對于成衣紡織品的消費額并沒有因為取消配額、價格降低而激增。‘蛋糕’還是那么大,‘分蛋糕’的手卻越來越多了。”顧新這樣的國企“大買辦”猛然發現不少當年看不上眼的民企、中小企業突然和自己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取消了國家配額和資質要求,紡織產業幾乎等于‘零門檻’入行。一夜之間做紡織品進出口生意的大小公司紛紛冒出,他們以更低的價格和對市場需求更靈活的適應力出現,迅速搶占了市場份額。國企這艘“大航母”反而顯得“船大難調頭”,為了重新奪回局面,面臨著革新和重組的陣痛。
而周雪松的生意則在國內外大環境的“跌宕起伏”中“踏浪而行”,甘苦自知。剛開始他只想做自己的老本行,公司以接單尋工廠訂貨為主;隨著05年后紡織成衣貿易的“好勢頭”日益高漲,周雪松也順勢買下了一家制衣廠,想自己接單自己做,徹底擴大企業規模;但09年以后,中國沿海地區的人工高漲,原料成本也大幅上升,制衣廠在江蘇地區難以為繼。看到大批企業把制衣廠往內陸遷移,周雪松也動了關閉南京的制衣廠,打回只做接單生意的貿易公司“原形”的念頭。
“中國‘入世’給了我們更多的機會,但也帶來了更多的競爭和風險。”回首十年,周雪松和顧新都感慨萬千。作為同行,他們對中國的紡織品成衣貿易都充滿了信心和決心,希望能夠把這條并不輕松的漫漫長路走得越來越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