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閉幕
12月18日,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在惠州市博羅縣園洲鎮召開。政府部門領導、協會高級顧問、會長、副會長、理事、會員等共180人參加了會議。
本次會員代表大會按照章程規定如期召開,會員代表由各地協會(商會)以及專業市場推薦產生,符合省民間組織管理局《關于印發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換屆選舉指引的通知》的要求和協會章程的規定。代表由從事服裝行業工作的各個層面的人員構成,包括各地協會(商會)代表、產業集群、產區代表、專業市場商戶代表、服裝品牌代表、中小企業代表等,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會議由東道主惠州市博羅縣園洲鎮人民政府陳煥灼副鎮長致辭,會議首先由劉岳屏會長代表第四屆理事會作工作報告。劉岳屏對過去四年行業發展狀況和第四屆理事會工作進行了回顧。過去四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廣東服裝產業經歷了“過山車”式的發展軌跡。廣東省服裝產業的企業數量、用工規模、生產總量、服裝品牌總量、產業集群數量、專業市場總量等硬實力總量指標,均在高位運行,居于全國首位;產業綜合競爭力在全國服裝產業格局中,先發優勢明顯。廣東省服裝產業發展凸顯了如下特點:一是服裝企業自覺轉型升級;二是產業轉移成為趨勢;三是資本改變競爭格局;四是品牌建設碩果累累;五是產業集群作用凸顯;六是網絡已經成為重要的服裝銷售渠道;七是專業市場呈現出“雙重突圍”景象;八是軟實力逐步提升,但競爭力不足。報告認為,“十二五”期間提升廣東省服裝產業競爭力面臨著三大課題:一是如何用好用足戰略機遇期以構建起基于全球市場新的比較優勢;二是如何在公共政策層面建立和健全永葆產業競爭力的制度機制;三是如何在匹配和扶持產業實現二次騰飛過程中,確立新的產業思維。過去四年,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員隊伍不斷壯大,組織機構逐步完善。經過不懈努力,協會已經全面解決了生存問題,將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投入到提升服務手段和服務能力上來。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廣大會員單位的密切配合下,結合行業特點,把為行業服務作為宗旨,在提升服裝產業軟實力、完善協會自身建設等方面,做了深入細致的工作,得到了社會、行業的高度認可。最后,劉岳屏代表廣東服裝行業全體同仁,向曾經為行業發展貢獻了青春和汗水的老企業家們、老同志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對新一代的企業管理者、行業工作者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與會代表以熱烈掌聲通過了以上報告。
隨后監事李令甜代表第四屆理事會作財務報告,并由大會審議通過。
會議根據省民間組織管理局(粵民間函[2011]53號)《關于印發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換屆選舉指引的通知》有關規定,對協會章程進行了修改。
大會選舉了博羅縣園洲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專職常務副會長朱敏祺、均安紡織服裝商會秘書長李令甜、中山小欖鎮商會副會長歐鉅倫等三位為新一屆理事會監事。
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長、副會長。協會新一屆會長、副會長、理事候選人提名經四屆十次理事會審議通過,被提名的候選人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并熱衷支持和積極參與協會的各項活動,其中包括各產業集群龍頭服裝企業、服裝專業市場龍頭企業、各服裝品類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等,符合省民間組織管理局《關于印發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換屆選舉指引的通知》的要求和協會章程的規定。
監票人李令甜宣讀第五屆理事、會長、副會長選舉結果:劉岳屏當選新一屆會長,卜曉強等44人當選副會長,王國賓、王樹雄等147人當選理事。同期召開的第五屆第一次理事會上,劉岳屏會長宣讀了新一屆秘書長、會長助理、副秘書長和高級顧問聘任結果。聘請王珈任新一屆秘書長,溫靜華為會長助理,葉奕莉、蔡志強為副秘書長,聘請劉洋、李凱洛、楊振勛、舒海波、蔡民強等5位為協會高級顧問,聘請劉憲生為專職顧問。審議通過了協會分支機構設置提案,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將設立童裝分會、面輔料分會、紅棉時尚服飾分會和職業經理人分會。
廣東省民間組織管理局黎建波副局長出席了會議并發表講話。黎局長對協會工作給予了積極的肯定,并對今后協會健康發展做了重要指導。
中國服裝協會秘書長王茁出席了會議并發表講話。王秘書長對國內外行業形勢做了簡要分析,對廣東服裝產業發展和協會建設做了重要指導。
會議最后,劉岳屏發表了就職演說。劉岳屏表示,在各位高級顧問、副會長和理事的大力支持下,將帶領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繼續努力、使各項工作更上一層樓。未來將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抓好幾個分會的建設,以分會為依托促進整合資源、探索新商業模式、帶動行業各專業領域的發展;二是抓好基地建設,以基地為平臺實現優勢資源聚集,并轉化為引領行業發展的動力;三是抓好軟實力提升工程,以產業研究和廣東時裝周為主導,幫助廣東服裝產業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實現產業二次騰飛。最后,劉岳屏呼吁大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到廣東時尚都市圈的建設中,尤其希望各位副會長能充分發揮積極性,協會也將繼續與各地協會緊密聯系,全力支持各地服裝產業集群發展,為促進廣東省服裝產業的全面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