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2012年用黑亮的眼睛尋找光明
2011年紡織服裝行業面臨新舊因素的共同影響。其中舊有因素:人民幣升值、利潤的重大因素,行業轉型和整合
2011年3月棉價創歷史新高后迅速下跌,跌幅近40%。8月17日起棉花價格企穩趨勢已現并回升。國家敞口收儲價格19800元/噸對棉價形成一定的支撐支撐。隨后棉價繼續下跌至19000元/噸左右并形成一定的企穩趨勢。
2011年行業出口前高后低,預計全年出口額在15%左右。其中,以提價帶動為主
2011年國內紡織服裝零售額增長以提價帶動為主,從8月份起,提價對銷量抑制的負面效應開始顯現。
再加上今年南方區暖冬,經濟增速下滑拉低居民消費,10月份百大企業零售額增速首次低于20%,達到16.73%,11月份更是達到10.26%,銷售量同比下降1.82%。
預計棉價在2萬/噸附近波動
2012年國際經濟復蘇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國際需求疲軟。出口企業的訂單減少,并以短單為主。人工成本持續上漲,人民幣升值,資金壓力,出口制造過程必然伴隨眾多轉型失敗的中小型企業的倒閉和資源向具有議價能力的龍頭企業集中。對于出口企業,我們認為判斷景氣周期主要取決于三個因素:市場對原材料價格的預期、庫存、實際下游需求。目前市場對2012年原材料尚無暴漲預期,庫存仍偏于高位,實際下游需求依然疲軟,當前看來2012年行業景氣周期較難好轉,我們對紡織服裝出口制造行業給予2012年“中性”評級。長期隨著行業整合資源集中和景氣周期好轉,可關注優質的龍頭企業“魯泰”、“華孚色紡”等
鑒于中國經濟長期發展趨勢不變,城鎮化進程不斷進行以及消費升級,國內品牌零售企業長期看好。
從2012年來看,目前對2012年宏觀經濟增速和消費放緩的預期趨于一致,消費者信心指數呈下滑趨勢,這將一定程度的影響明年品牌服裝消費。具體而言,2011年品牌零售企業的高增速很大程度依靠提價拉動,而2012年提價因素將顯著減弱,在經濟和消費者信心好轉前,價增帶動向量增帶動的轉換又比較難以實現。明年品牌零售行業整體增速將下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