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品牌的“微笑”
現在服裝行業面臨著一個哭泣曲線,誰都想把它變成一個微笑曲線,但是問題在于大多數企業并不知道如何轉型,或者轉型的成本過大,所以就這樣一天一天熬著。中國每年出口服裝200多億件,相當于為全世界每個人做3件衣服,但是產值卻非常低,服裝行業占領了。
中國服裝行業現在的優勢就是低成本,能夠很便宜地把產品制造出來,再以低價格賣出去。這在營銷上的術語叫“本來本走”。這種模式遇到的問題就是,消費者對這些便宜的東西未必買賬,因為長期來看,沒有市場營銷能力,沒有品牌影響力,僅僅依靠產品本身是無法讓消費者滿意的。
世界上沒有又好看,又好用,還便宜的東西。iPhone如果不是采取高定價策略,只是成本價加微薄的利潤去賣,能不能支撐企業持續發展和創新?我認為肯定做不到。
中國老板有一個誤區,覺得產品本身的成本很便宜,加點錢就能賣出去,但是要思考一點,持續創新靠的是什么?只是做簡單的花樣翻新加上低成本,我們的企業很容易陷入“低價格陷阱”。營銷學中有句話是“消費者不會因為買到便宜東西而感激你”,低價格產品并不能說給消費者帶來了多大的實惠,但到最后你的企業沒有持續創新能力,消費者遲早會不買賬了。
所以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優勢,讓消費者認可你的品牌。國際名牌產品不會在花樣翻新上下很多工夫,大都比較簡潔,消費者除了買其設計,往往還是買其品牌。去看看普拉達、阿瑪尼,都有自己風格鮮明的品牌終端,所以品牌形象和理念就更加重要。
一個崛起的大國一定要有自己的服裝品牌,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在經濟起飛過程中品牌地位和經濟地位不相稱,所以服裝行業未來30年轉型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品牌。
我認為服裝行業本質上是時尚產業,而不是制造業,每個人穿衣打扮都追求自己的個性。都說中國山寨,其實最大的山寨品牌就是ZARA,它們的設計師會去世界各地看秀,看完了馬上模仿大牌的設計。但是值得學習的就是他們的迅速跟進,每周都有新貨。中國很多老板每年只開兩次訂貨會,但消費者的需求已經細分到每個季節,甚至每個節氣,所以一定要學會洞察、領會并滿足目標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我們的企業家一定要知道,當自己的企業從一個加工型企業轉型到一個品牌運營商的時候,生產成本的比重是要大大降低的。在服裝行業,最主要的成本應該來自兩塊,第一就是設計成本,第二就是品牌成本。品牌是企業與消費者溝通的最重要的東西,打造優秀的品牌形象才能讓消費者記住你的牌子,愛上你的牌子,從而把交易變成一種“忠誠度消費”。
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土地、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世界服裝制造業的中心開始往越南、菲律賓甚至南聯盟的一些國家轉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用更前瞻的眼光實現行業轉型,把我們的服裝品牌更好地建立起來,打造服裝行業的“微笑大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