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快時尚的反思
最近,《三聯生活周刊》介紹了英國《觀察家報》專欄記者露西·斯格爾(Lucy Siegle)的新書《不惜一切:時裝正在耗盡地球資源?》。作者在書中探討了近年來備受社會關注的快時尚問題。斯格爾認為,快時尚加速了全球的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因此,人們應該抑制過度消費的欲望,拒絕快時尚,做一個自覺、理性的消費者。
從快時尚誕生的社會及經濟背景看,由于近年來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速度放緩,民眾的實際消費能力和對高檔時裝的購買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歐美國家的年輕消費群體中,這一矛盾更為突出。快時尚這樣的理念因此便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H&M、ZARA風行全球,和此背景不無關聯。
按照斯格爾的說法,快時尚是時裝走向民主化的過渡階段,它緩和了時裝消費的勢利心態:以低廉的價格購買時髦的款式。與此同時,快時尚也存在抄襲設計、面料低劣、做工不佳、穿后即扔等問題。在斯格爾看來,這種快速滿足、丟棄、再次消費的惡性模式是快時尚只重利潤、投其所好、不計后果的體現,也令多數消費者愈發沉湎、毫無節制,過分的貪欲已成為一種時代癥候。
因此,除了呼吁人們拒絕快時尚,斯格爾甚至還建議西方消費者遵循慢時尚法則––精挑細選,買質量較好、更持久耐用的衣服,約束無限欲望和不負責任的消費行為。據介紹,斯格爾的觀點已在歐美時裝界和消費者中產生巨大反響,甚至改變了很多人的穿衣方式。
斯格爾以環保主義者的視角,研究快時尚并呼吁人們反其道而行之,這無疑值得尊敬。但從人們的日常生活及消費習慣看,快時尚的確順應了時代潮流:如今的人們早已生活在一個追求速度的時代,衣食住行皆是如此。
事實上,資源浪費并不是由快時尚模式本身所造成的,假如面料的生態循環速度能跟上服裝在快時尚模式下的消費速度,那么問題自然會簡單很多。因此,可以說快時尚和電子產品的快速淘汰現象有共同之處,它們都是工業生產水平滿足不了消費欲望的必然代價。
目前,中國服裝業對快時尚的實踐大多處于摸索、模仿階段,對中國企業而言,當所有企業都在爭先恐后試圖創新性地定義“中國本土快時尚”概念時,不妨看看西方是如何反思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