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是否有做強體育產業的決心?
當前,國內體育界、經濟界對林書豪的討論可以說是滔滔不絕。對此,也有人就認為,林書豪如果出生在國內,肯定成不了現在的他,沒準憑他1米91的身高很可能連專業隊都進不了。
這頗有點此前討論喬布斯的論調。前不久,國內還在討論喬布斯如果出生在中國,會不會取得現在的成就,自然悲觀者多。不管是林書豪還是喬布斯,假設他們在國內的前途,都是很難回答的問題,一點都不現實。
應該承認,美國高度發達的體育產業為林書豪提供了良好的成才環境。
所謂體育產業,廣義上講分為三個部分:職業體育賽事表演、電視節目轉播以及圍繞這兩塊內容衍生的體育用品業。從歐美發達國家的體育產業來看,前兩部分占據主要位置。
相比較而言,美國的體育產業尤其發達,尤其是職業體育賽事,其籃球、棒球、冰球、橄欖球等四大聯賽,全球知名。而且進入這些職業聯賽,對許多年輕人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職業,可以一夜成名,也可以一夜暴富,這里產生了許多財富的神話。
以美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NBA)為例,許多著名球員的年薪都可以達到2000萬美元以上,一般球員的年薪也可以達到600多萬美元,再加上一些廣告代言,這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市場。
除了鞋業市場的吸引,在美國,學校體育開展的更加紅火,這也為許多年輕人進軍職業球員提供了沃土。美國大學、中學均有各種聯賽,每年的賽事也豐富多彩,在一些重要的比賽中,電視轉播甚至優先照顧這些比賽。例如在美國,為了轉播每年的大學生籃球聯賽(NCAA)決賽,NBA的轉播都要為其讓路。
體育優異的學生可以通過獎學金的途徑進入名牌大學就讀。林書豪就在著名的哈佛大學讀經濟學,他也是通過中學、大學籃球聯賽脫穎而出,最終進入職業聯賽的道路。許多美國人都愿意將打籃球、打棒球、打冰球、橄欖球當做自己的人生夢想,就像林書豪的籃球夢。
賽事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美國整個體育產業更加發達。作為全球最強的經濟體,美國也是世界頭號體育強國,體育產業高度發達。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與體育相關的產值略超過全國國民生產總值(GDP)的1%,全國體育產業的產值在各大行業排名榜中居第22位。
而據美國著名的商業咨詢公司凱爾尼公司的統計,美國體育產業的市場價值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已經達到了1520億美元,成為美國的第11大產業,占其GDP的2%。在美國一些州的各行業產值排行榜上,體育產業的產值已躋身前三位。美國的NBA、NFL等聯賽在全球都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吸引了全球各地的企業提供贊助。
美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與大量體育明星的帶動不無關系,同時又培養了大量的體育明星。
和歐美發達的體育產業相比,中國體育產業顯得十分弱小。2008年,中國國內體育產值僅占GDP的0.52%,而歐美發達國家通常占到1%左右。
中國的體育成績不可謂不好,奧運會上我們摘金奪銀如探囊取物,連俄羅斯這樣的傳統體育強國都被遠遠拋在身后。但一提到有影響力的體育明星和我們的體育產業,則要寒酸很多。
不可否認,我們的體育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遭遇了不少難題。比如:號稱亞洲最大的足球聯賽中超,因為體制的束縛,一度沒有贊助商愿意插足;籃球聯賽也辦得不溫不火,大多數球隊處于虧損狀態;排球聯賽更是到了辦不下去的地步……
體育轉播也因為央視的一家獨大,幾乎掌控著所有的播放權,沒有競爭,陷入一潭死水狀態,更沒有任何盈利可言。
體制難改、體育賽事不景氣、體育人才難以培養、體育產業發展滯后,惡性循環一旦形成,改革起來困難重重。也正因此,最近幾年來,許多家長根本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投身競技體育,畢竟風險太高,收益太低。照此情景發展,結果必然是后繼乏人。在這種背景下,很難吸引更多的體育人才參與其中,自然也培養不出林書豪這樣的球員。
有媒體報道稱,目前,國內的一些體育用品企業已經蠢蠢欲動,開始在林書豪身上做文章,有的企業已經派出公關團隊去接觸林書豪,想從他身上挖掘出更大的市場價值。
中國不能只是有奧運冠軍,而是還要有更多的體育明星。希望林書豪火熱,能點燃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創新的熱情,更好地探索中國體育產業做大做強之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