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內電商如何突破發展瓶頸
2011年,電子商務行業在新一輪比拼中出現新的變數,團購網站紛紛倒閉,一些奢侈品電商、平臺式B2C因欠薪而夭折。根源是這些企業匆忙上陣,缺乏貨源、服務、物流等基本保障,在供貨與資本的雙重夾擊下只能驟然休克。于是,電子商務應該“重型華”,還是“輕型化”,再一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電商企業負“重”難行
二年前,互聯網“輕公司”的代表攜程一反常態,去輕就重,走上了一條“重型化”道路。今年,京東、凡客誠品、好樂買,以及淘寶商城,也紛紛重裝上陣,成為地地道道的重型電商,似乎唯有重型化才是電商的根本出路。
電子商務領域出現這個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關鍵的因素是整個行業生態鏈不健全。無論是傳統供應商,還是第三方物流,都沒能適應B2C 的供貨需求,甚至成了制約B2C快速發展的最大瓶頸。因此,本來一直輕裝上陣而高速飛奔的B2C企業受到掣肘之后,開始著手自建倉庫和物流,負“重”前行。
B2C重型化的弊端顯而易見,一是低成本、高利潤的輕模式的優勢不復存在,二是一旦庫存積壓,又沒有現金流補充,便將陷入絕境;三是投入巨大資金和資源,無力顧及提升用戶體驗,勢必導致服務能力的下降。因為可以預見,在電商行業尚未擺脫“燒錢不盈利、系統不完善、人員不穩定”的困擾之際,盲目自我加重,確非明智之舉,要想通過重型化來突破電子瓶頸,也是難上加難。
“輕”裝上陣有助于快速盈利
借助于互聯網而興起的電子商務,最大優勢就是輕資產、快速盈利。原因很簡單,與傳統企業相比,B2C企業把庫存、實體門店、服務人員等各種環節都化減了,作為上下游的對接樞紐,沒有生產庫存的壓力,也沒有物流客服的負擔,只要做好品牌,注重用戶體驗,及時供貨,就能獲得快速發展,并盡快實現盈利。國內很多B2C企業都是“輕”裝上陣而后快速成長起來的。
事實上,電子商務本身就是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商業模式,如果背上倉儲、物流等沉重包袱,忽略或輕視了營銷、品牌特別是產品的重要性,那么,電子商務無異于避長揚短,優勢盡失。因此,避“重”就“輕”,加大品牌推廣,持續追求創新,堅持輕型模式,才是有助于B2C企業快速發展實現盈利的一條捷徑。丟掉或離開這個根基,電子商務與傳統企業又有什么兩樣呢?
外包是電商的一條捷徑
近日,清科集團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了“2011年中國電子商務投資研究報告”,認為未來中國電商行業的投資機會將集中在六個方面:即“淘品牌”、自有品牌產品或服務電商自營店、電商外包服務提供商、“輕”倉儲模式、社交化、以及移動電商。
電商外包是未來電子投資的重要方向之一,這完全符合電子輕型化特性的發展方向,無論怎樣調整商業模式,電子商務都不應當丟掉這個“輕”字。電子商外是輕資產模式的代表,最大好處是,減輕資金壓力,加速資產周轉,所有的服務都由第三方服務平臺所代勞,等于是坐享其成。而這第三方服務平臺中的佼佼者當屬興長信達,其憑借長達10年以及為多家五百強企業服務的經驗領跑國內電商外包行業。
隨著傳統企業加快電商化步伐,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意識到,只有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企業的電子商務才能走得更加長遠,因此說外包是電商的捷徑并不為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