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體育運動品牌服裝改走休閑風
體育品牌不再主攻運動產品,轉而重點開發休閑時尚產品,歸根結底源于2012年以來,各品牌高企的庫存壓力和整體業績下滑的“困境”。不過,有業內人士直言,這樣的調整有點“病急亂投醫”,未來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根據目前的市場行情,公司在未來的產品開發方面將偏向于童裝以及"尚"品牌。”昨日,361°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童裝方面,2011年他們一年就實現收益2.387億元,占全年凈利潤20%以上;2012年上半年,361°出售童裝總件數為5731千件,而2011年同期只有2761千件,同比倍增。
此外,特步、鴻星爾克、貴人鳥等體育品牌在2013年也將更強調產品的時尚元素。“特別是款式上的創新。我們將加快研發速度,確保產品樣式的多樣化。”鴻星爾克相關人士表示,今年鴻星爾克主打羽絨夾克,它融合了羽絨和夾克的特點,重新定義冬裝的新形象。
“其實專業體育和時尚體育并非那么的不可調和。體育品牌根據消費需求做一些相應調整,向大眾消費者展示體育品牌不僅擁有獨有的專業體育資源,還可以很時尚、很酷。”特步市場部經理趙相林表示。
據特步一福建代理商透露,下個月,他的各門店就將陸續上春裝新品,2013年春季系列將完全轉型成“都市風格”,即類似GXG、卡賓等休閑裝風格,“但并不意味著不賣運動產品,只是比重做了調整,都市風格休閑系列將占主導。”
不過,面對部分國內體育品牌開始往休閑方面發展,在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公司創始人張慶看來,似乎有點亂了方寸,是“病急亂投醫”,看起來有點危險,“畢竟,森馬、美特斯?邦威等國內休閑品牌也面臨高企的庫存壓力,打休閑牌真的會是國內體育品牌的"救命稻草"嗎?還有待市場檢驗。”
“本土體育品牌面臨的困境,主要也是由于對市場慣性樂觀導致。”張慶表示,經過長期的持續增長后,根據產品的生命周期,目前體育用品行業正處于調整周期中。
張慶認為,國內體育品牌可以借鑒阿迪達斯的案例。據介紹,由于08年后奧運營銷過于樂觀,阿迪達斯最先遇到了庫存高企和訂單下滑的危機,而當時其業務僅局限與國內550座一、二線城市,市場已經基本飽和。但在2010年,阿迪達斯啟動“通向2015之路”戰略,即向“低線城市”(國內三四線城市)擴張。在2012年上半年,阿迪達斯在中國市場銷售額增長了19%。
“中國體育已高度商業化,但是社會化還不充分,民間體育社團幾乎沒有,基層體育沒辦法充分開發。個體消費者沒有一個傳承性的"俱樂部"搞體育,他們選擇的體育產品永遠都是隨機的,而且幾乎都優先選擇世界大品牌。”一位資深體育研究員如是分析。也正因為此,雖然李寧新執行董事金珍君提出李寧將從批發為導向轉向以零售為導向,加強對零售終端的指導,但受困于體育社會化缺失問題,他們在終端零售還沒有著陸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