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紡織服裝產業向東南亞轉移
剛剛過去的2012年,盡管紡織服裝業面臨外部市場需求低迷、國內生產成本攀升的窘境,高德康掌控的中國最大品牌羽絨服運營集團——波司登,以轉型升級、以品牌建設為突破口,積極推進國際化戰略,實現了提升品牌價值。
然而高德康清醒地意識到,隨著勞動力成本及人民幣匯率不斷提升,中國紡織服裝制造產業在出口方面的成本優勢不斷消失。2008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宏觀經濟下滑、勞動力成本增加、終端消費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主要紡織服裝進口國美國、日本等大幅減少在中國的訂單,2012年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知名品牌紛紛關閉在華制造企業,在華紡織服裝業向越南、緬甸、柬埔寨、孟加拉等國家轉移。
他認為,目前的外銷乏力如果是國際經濟低迷引起的,那么國際經濟總有復蘇的時候,但更令人擔心的是,紡織服裝產業鏈向東南亞轉移,“產業鏈的永久性轉移才是最大的影響”。他說:“十多年前,歐美訂單大量流向中國,促成了中國紡織產業鏈的迅速完善,中國因此成為世界服裝加工廠,如今訂單向東南亞轉移,產業鏈可能會隨之轉移,的確令人擔憂。”追逐訂單而去的首先是成衣廠,然后是上游配套產業,如今很多服裝廠打算遷往東南亞。據了解,孟加拉等國到處都在建服裝廠,對他們來說紡織服裝業方興未艾,正是大力發展的時機。
“我們現在最大的優勢是產業鏈配套齊全,東南亞產業鏈一旦形成,我們會受到更大的沖擊,他們的人工工資比我們低很多,設備也不錯,很多設備水平超過中國。”高德康認為,一旦這些國家上下游產業鏈快速形成,中國的紡織服裝產業就會受到致命沖擊,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及“民生產業”的優勢地位必將失去,勞動密集型產業解決億萬農民就業的獨特優勢也將失去,進而勢必影響就業穩定,影響產業和經濟發展。
高德康代表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應專門組織專家對紡織服裝產業外移的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扼制產業外移的趨勢,穩定產業發展。他也認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只有加快創新,努力實現轉型升級,才能重新找到自已的國際化分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