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鈺洲: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登頂"還需跑起來
記者:從這段時間消費者對國內品牌服裝的熱切關注,您認為能夠從中讀到哪些信息?
杜鈺洲:最強烈的感受就是要樹立對自主品牌服裝的信心。不只希望消費者增強信心,也要紡織服裝企業更加看重自己的創造潛力。
除了樹立自信,紡織服裝企業還需意識到消費者對于品牌服裝開始有了更多更豐富的需求。換一個角度看,正是中國消費水平的日益提升,才是中國服裝自主品牌成長的根本條件。
記者:怎樣評價我國品牌服裝目前的狀態?
杜鈺洲:國內品牌服裝的制作品質,與國外已無多少區別。雖然低端服裝領域因勞動力因素影響,競爭力有所下降,但在高端服裝領域,國外品牌找中國制作的數量還在增長中。
然而,我國品牌服裝在創造力上的確還有距離。如果將其比之于攀登珠峰,我們已經登到了“大家都能看得見”的高度,全世界都已看到中國品牌的潛力與勢頭,距離頂峰的距離也許已不遠,但需要“質”的變化。
記者:您認為國內紡織服裝品牌的價值應該包含哪些方面?
杜鈺洲:紡織服裝行業品牌建設要將品牌人格化,努力做到“質量是生命、創新是靈魂、快速反應是活力、社會責任是道德”。
質量是品牌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好的質量不僅要靠先進的制造技術,還要學習、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式。
創新是構建品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在創新、創意等方面舍得投入,充分釋放人才的創造力。
品牌要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就得思考自身生產方式、商業模式是否建立在現代生產力基礎上,按服裝功能優化產業鏈結構,提升系統自組織能力。
品牌的社會責任,則是要求品牌服裝的旗艦企業“花氣力”促進產業鏈的整體性,使消費者、生產者以及供應鏈等利益相關各方的價值都能得到實現。
記者:目前國內品牌服裝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哪里?
杜鈺洲:差距首先體現在創造力上。我們在高端品牌領域的創造力仍顯不足,對不同人群的把握,在服裝功能、文化時尚以及性價比等方面的判斷和超前意識都有待提升。
目前國內品牌服裝對大眾消費的研究不夠深入,對不同市場的認知還不夠透徹。既要有高端定制產品,廣大青年時尚品牌,也要重視老年人、中低收入群體等不同消費領域。
目前國內品牌服裝還處于大規模流水線生產狀態,還未進入柔性生產的快速反應階段,造成服裝企業庫存比重較高,這直接影響企業的效益和對市場的反應速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