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市場出口清淡 紡織服裝企業以價換量
盡管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回暖信號不斷釋放,但紡織、服裝行業仍面臨不小的挑戰。對此,南京某服飾有限公司經理梁先生就感到一絲無奈:“出口量大致跟去年持平,但這是用百分之十幾的降價換來的。”傳統歐美日市場需求下降與國內制造成本持續上升,正從兩個方向扼緊企業主的脖子。“歐洲幾乎沒有客人來了,美國情況稍好。”梁先生這樣講述他的廣交會感受。
第113屆廣交會三期于5月1日開館,主要展出企業為紡織服裝類、鞋類、醫藥及醫療保健類等,即對成本價格較為敏感的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目前,周期性的國外市場需求變化、市場整體供求的不平衡,令企業訂單難以保證。盡管不情愿,但參展的企業主大都承認了這一點。
山東某織染有限公司負責成衣出口的韓經理告訴記者,比起去年同期的慘淡,今年訂單量倒是回升了20%,主要原因是去年公司客戶庫存量大,經過一年消化,新一輪訂單需求開始顯現。為了應對這樣的大小年,企業也只能從成本和價格的調整來保持市場。盡管國內原材料企業的競爭導致原材料價格有所下降,但這完全不能抵消勞動力及加工成本的上升。
江蘇某控股有限公司紡織服裝部業務經理錢揚告訴記者:“由于印染費上漲,加上國家環保標準提高,原材料棉花價格的下降在成品部分根本體現不出來。”錢揚透漏,公司今年一季度出口量下降了10%,另外今年預期也不樂觀。“目前用工成本的高漲史無前例,然而服裝行業的用工情況還是青黃不接,年輕人都不愿再從事紡織加工行業。”
另外,匯率因素也是企業主提到的出口障礙之一。加工制造產品對價格變動具有高敏感性,人民幣匯率波動不僅使國外買家不敢下大單、長單,也使企業利潤一再受擠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