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腈綸廠技術優化生產運行做出了突出貢獻
腈綸廠成立了30個攻關組,圍繞影響效益的制約瓶頸,瞄準生產運行的盲點難點,緊抓節能降耗的關鍵設備,盯住精細管理的細枝末節,破瓶頸,攻難關,挖潛力,增效益。這30個攻關組猶如沖浪的“小舢板”、創效的“輕騎兵”,緊靠生產現場,靈活機動攻關,為優化生產運行、深挖裝置潛能做出了突出貢獻。
沖浪的“小舢板”
2012年,腈綸廠bing烯腈物耗、能耗和腈綸物耗、能耗四項指標均達到同行業第一的水平。2013年,沒有了參照物,沒有了追趕目標,如何實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如何把干毛巾再擰出水來?如何繼續保持行業第一的水平,并有所突破?經過認真分析和研究,腈綸廠把著力點放在技術攻關上,30個攻關組應運而生。其中,bing烯腈裝置13個,腈綸裝置17個。
這些攻關組少則兩三人,多則七八人,是由車間上報廠部審核后命名的,每個攻關組把企業歷史最好指標作為攻關確保目標,都制定了詳盡措施。每周廠部召開專題會議,通報進度,商定措施,逐項銷號。廠部每月考核攻關效果,完成目標給予重獎。
這些攻關組都由基層技術人員組成,他們長期在一線工作,熟悉每一臺設備,掌握每一個數據,更加“接地氣”,過去唱主角的機關部室只要做好服務就可以了。生產技術科科長劉勇非常認可現在的攻關方式。
“如果把企業比喻成一艘大船,那么每一個攻關組就是一艘小舢板,它具有靈活機動的特點,能夠輕裝上陣,高速前進,快速抵達終點”。王亓昌廠長的一番話,可謂對攻關組的準確定位。
創效的“輕騎兵”
30個攻關組如一支支創效的“輕騎兵”,攻克了一個個堡壘,收獲了一個個戰果。
bing烯腈單收攻關組根據生產運行情況,一季度對反應器氨比調整9次,調整反應器負荷23次。根據檢測數據,及時補充攻關措施9項,扭轉了催化劑使用20個月單收逐步降低的趨勢,保持了兩臺反應器單收都在80%以上,創出同行業最好水平。聚合車間的提高聚合物質量攻關組,與前紡車間建立了快速反應機制,隨時關注紡位運行狀況,及時調整參數和廢原液摻入量,百噸纖維用板由1月份的20.71套,降低到現在的9.83套。
降低硫銨裝置燃動能耗攻關組經過持續攻關,3月份綜合能耗比目標值降低191.92公斤/噸,硫銨綜合能耗比目標值降低24.43公斤/噸。
廢水提濃環保節能優化攻關組、降低廢水COD和DMF攻關組、減少聚合物烘干機廢干粉攻關組、提高導絲器和噴淋水合格率攻關組……每一個攻關組都爭先恐后,30個攻關組千帆競發,多點開花,一時間,腈綸廠呈現春色滿園的喜人景象。
成長的“演兵場”
“技術攻關就是我們成長鍛煉的‘演兵場’,是傳承知識的‘接力棒’,在攻關工程中,我不僅學到了精湛技術,而且學到了優良的作風”,說到技術攻關,2009年進廠的青工張玉潔直說“收獲超乎想象”。
作為降低bing烯腈蒸汽消耗攻關組的成員,張玉潔在車間領導和技術組長的帶領下,整理運行數據,調整溶劑水量,清理蒸發系統,她邊學習邊實踐,遇到不懂的問題隨時請教老師,整個過程下來,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另外,車間每周五召開攻關例會,會上大家暢所欲言,“眾諸葛”爭相獻計,有觀點的碰撞,有專業的講解,有激烈的爭論,每一個人都可以得到啟發,收獲知識。
杜球是2009年進廠的青工,擔任降低天然氣消耗攻關組長后,他滿腦子都是數據,整天想的都是方案,他和組員們一起,先后制定了14項攻關措施,使天然氣單耗從1月份的30.57立方米/噸降低到20.66立方米/噸,比攻關目標降低了9.34立方米/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