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同質化成阻礙 體育品牌要“不走尋常路”
日前,第31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在北京落幕。盡管展區面積與往年沒有差別,但參展的商家卻少了不少“大佬”的影子。
耐克、阿迪達斯等巨頭缺席
日前,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在北京開幕。該展會由國家體育總局、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主辦,自1993年開始,已經舉辦到第31屆。
根據本屆組委會提供的數據,本屆展會吸引了1000多家展商,相較于去年的1200多家參展商,今年的數量減少了不少。
另一方面,本屆體博會體育巨頭缺席較多,耐克、阿迪達斯、彪馬等國際品牌都沒有現身。國內的知名品牌中,李寧和安踏的展位相鄰,記者日前在現場看到,安踏展區只是擺放了一些衣服,沒有安排互動,工作人員也很少。
電商逐漸融入展會
在體博會的登記處,有“專業觀眾”窗口。可別小瞧了“專業觀眾”,說不定,他們就是一個大企業的負責人。
日前,記者從體博會組委會了解到,今年的“專業觀眾”隊伍里,不僅有經銷商,還有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國美等電商企業。
體博會組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1月份,耐克、阿迪達斯、安踏、李寧等10家體育用品企業在天貓上的總銷售額超過了1.4億元。
正是看到體育用品網購的便捷和普及,這兩屆體博會,組委會將電商作為重點觀眾渠道來邀請。
細分市場要避免同質化
從去年至今,業績低迷的國內外運動品牌,庫存依舊居高不下。
公開數據顯示,僅在去年上半年,李寧的關店數量就接近千家,其與安踏、匹克、361度、中國動向、特步等體育運動品牌總體的關店數超過3000家。
深圳市好家庭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分析認為,中國體育品牌面臨的困難,是行業前期從無到有的粗放型快速成長,接下來的發展是品牌化、細分市場競爭。
對于體育品牌同質化,在李寧看來,是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體育服裝和運動鞋的門檻較低,大量資本和資源進入這個行業,給行業帶來了嚴重的同質化。未來的各個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特點和市場需求去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