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表與珠寶業的世界新格局 珠寶進手表退
旗下擁有卡地亞(Cartier)、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和萬寶龍(Montblanc)的企業集團歷峰(Richemont),最近以一種最為清晰的方式詮釋了鐘表與珠寶業的世界新格局。
作為行業領頭羊的這家瑞士-南非集團公布了截至今年3月底的年報,銷售額增長9%,達102億歐元。增長的動力并非來自鐘表業務,而是卡地亞和梵克雅寶的“突出業績”。由于消費者對珠寶的“需求特別強勁”,這兩塊業務的銷售額增長13%。
中國打擊腐敗和炫耀性消費的行動影響了手表的銷售額,亞洲女性消費的增加則提高了珠寶的銷售收入,同時支離破碎的珠寶業出現“品牌化”趨勢,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顛覆了“硬奢侈品”的格局。“硬奢侈品”通常定義為鐘表和珠寶。
盡管鐘表銷售是十多年來硬奢侈品的主要增長動力,但目前增長最快的領域是珠寶業。這一趨勢引發了多年來奢侈品行業規模最大的一輪整合。
貝恩(Bain & Co)駐米蘭合伙人克勞迪亞•達皮奇奧(Claudia D‘Arpizio)表示,珠寶業品牌化是大勢所趨。她說:“珠寶市場擁有巨大的創意和品牌發展潛力。”
兩年前,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當時的首席分析師盧卡•索爾卡(Luca Solca)在一份影響深遠的行業報告中預測,“一波可以發掘的強烈需求”和從非品牌珠寶向品牌珠寶的風氣轉變將打破這個市場。
報告估計,最廣義的珠寶業(囊括各價位)價值1360億歐元(1840億美元)。與其他行業相比,珠寶業的品牌滲透率較低,品牌珠寶僅占據整個市場12%的份額,遠低于鐘表市場的50%。而且,卡地亞、寶格麗(Bulgari)、梵克雅寶和格拉夫(Graff)等大品牌只占據了5%(70億歐元)的市場份額。
匯豐(HSBC)分析師埃爾文•朗堡(Erwan Rambourg)也曾認為,隨著中國女性取代男性成為主要消費群體,珠寶銷售額增速將超過鐘表。
事實表明,他們的預測是正確的。意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Altagamma和貝恩均預計,珠寶銷售額增速將在未來12個月內超過鐘表。Altagamma的年度共識是,硬奢侈品的銷售額年增速將降低至7%,主要原因是去庫存引起鐘表業增長“大幅放緩”。
達皮奇奧指出,過去兩年的經歷表明,對于傳統上一直由“夫妻店”主導的珠寶業,想要把握其快速增長的機遇并不容易。要想成功經營單一品牌,需要在分銷渠道和營運資本方面投入重金。即便具備這些條件,新品牌能夠成功立足的機會也不大。“在這個細分市場,看不到多少大公司,因為不容易成功。盡管不乏天才設計師,但要在全球范圍打造出一個新品牌仍是殊為不易,這樣做成本很高,也很難取得盈利。”
因此,世界大型奢侈品集團面臨一個問題:是收購珠寶業務,還是在現有品牌的基礎上打造珠寶業務?歷峰董事長約翰•魯珀特(Johann Rupert)表示,他更傾向有機增長,挖掘旗下成熟的高檔制表廠商的品牌力量。魯珀特近期曾表示:“與其說購買另一家珠寶公司,倒不如讓伯爵(Piaget,歷峰旗下品牌)拓展珠寶業務。”
但對于路威酩軒(LVMH)、開云(Kering,原名PPR)和斯沃琪(Swatch)等在硬奢侈品品牌方面無法與歷峰分庭抗禮的競爭對手,收購才是發展方向。
年1月,路威酩軒以37億歐元收購總部位于羅馬、為明星定制珠寶的寶格麗,開啟了10年來奢侈品行業規模最大的一輪整合。此舉令已經擁有宇舶(Hublot)、尚美巴黎(Chaumet)和豪雅(TAG Heuer)等較小品牌的路威酩軒更加星光璀璨。
今年1月,為在高端珠寶和鑲寶石鐘表市場與歷峰展開競爭,斯沃琪以10億美元收購了海瑞•溫斯頓(Harry Winston)。開云5月斥資約3.5億歐元收購米蘭時尚珠寶商寶曼蘭朵(Pomellato),此前它還于2012年收購了中國珠寶品牌麒麟(Qeelin)。
與此同時,私人股本集團紛紛爭奪小品牌。5月,就在寶曼蘭朵的交易完成后數日,意大利私人股本集團Clessidra收購了米蘭的另一個珠寶品牌Buccellati。
寶曼蘭朵出品由女演員蒂爾達•斯文頓(Tilda Swinton)代言的“Nudo”和“M’ama non m’ama”時尚戒指系列。從試圖收購它的買家數量來看,投資者對涉足珠寶業興趣濃厚。
在收購熱潮的背景下,業內高管預計剩下的少數幾個獨立、成熟的珠寶品牌也將加入整合行列。據信,如果價格合適,David Yurman、蒂芙尼(Tiffany)和蕭邦(Chopard)接下來將成為熱衷于收購知名品牌的跨國集團或中國、中東富豪投資者的收購對象。
相比之下,分析師認為鐘表業務至少將在短期內遇冷。最近一次于5月底發布的數據顯示,瑞士手表對華出口額4月份下降12%。從全球來看,瑞士手表出口額在連續數年取得兩位數增長后,去年僅增長6%。
花旗(Citi)分析師托馬•肖偉(Thomas Chauvet)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腐敗和奢侈消費的強硬態度可能將阻礙市場今年的復蘇。
然而,奢侈品專家、國際律所年利達(Linklaters)駐華合伙人Betty Yap表示,中國仍然是高檔制造品(包括鐘表)銷售商的重要目標市場。她說:“坊間言論說人們看到了放緩跡象,但事實是,中國仍然是增速最快的奢侈品市場。”
因此Betty Yap認為,選址仍將是奢侈品零售商在華面臨的一大難題。“為了給旗艦店尋找到理想的店址,需要克服不少問題,”她說。
此外,中國手表銷售的前景可能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女性消費者——正是她們促進了中國市場的珠寶銷售額。
達皮奇奧認為,推動品牌珠寶增長的“女孩力量”也將推動手表市場。“女性購買手表不只在乎審美價值,而是越來越看重功能的復雜性和驅動方式。這是一種新的動向,也將是手表行業的一大驅動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