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制衣業遭遇發展困境
只有中國、孟加拉、越南等少數國家能在接到國際訂單的幾個星期內開發出高度復雜的制造運輸體系。
本內特·莫多爾(bennet model)于1975年幫助中國開創了出口成衣的先河,一年后毛澤東去世。莫多爾從此開始為時裝公司搜尋其他生產國,從危地馬拉到越南再到印尼。
今年,孟加拉國一處多層工廠倒塌,共有1127人遇難,在這場全球服裝產業史上最嚴重的事故后,對新產地的搜尋變得更加棘手。莫多爾稱,從孟加拉購貨“從此變得政治不正確,問題已經出現,因此許多廠商都已經開始尋求別的選擇。”
上周,一位美國大零售商的高級主管向莫多爾致電,憂心忡忡地表示不能再從孟加拉進貨,打算去越南和柬埔寨看看有沒有別的可能。莫多爾早就準備好了建議,“我讓他把印尼也算上一站。”
許多西方品牌的主管們都于今年春天踏上這段旅程。今年一月份以來孟加拉共出現33次地區和全國性罷工,二月以來有上百人在派系巷戰中喪生,四月底拉納廣場(rana plaza)倒塌事故致使許多跨國企業爭相尋找其他替代者。莫多爾稱,“如今光孟加拉這三人字就讓公司名聲不好,”他是約瑟夫·菲多爾聯合公司(joseph model associates)的首席執行官,該公司設計并經銷高檔服裝品牌安娜貝勒紐約(annabelle new york),也為不同連鎖百貨商店設計自營品牌。
主管們目前正在越南南部、柬埔寨中部和印尼爪哇島內陸搜尋可能的新供貨商。向來被西方服裝進貨商所免受的雅加達jw萬豪酒店最近客戶全部爆滿,短期內都訂不到房間。印尼服裝主管們稱,西方主顧們在最近幾個月持續到訪,所提問題無一例外都是關乎政治穩定、勞動法、安全規范和工資等。
“人們一方面也是在尋求應急計劃,以免動亂惡化。也有人想直接從孟加拉撤走,但這樣的人為數不多。”世界最大采購公司之一的香港利豐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樂裕民(bruce rockowitz)說。
“凈衣運動”(clean clothes campaign)發言人臺賽爾?保麗(tessel pauli)則認為零售商們的擔憂只不過是裝腔作勢,找借口避免提高安全標準。“過去十年孟加拉一直都有政治動亂,當然,他們應當告誡政府立即停止對街頭抗議游行的血腥鎮壓。”
許多欠發達國家都生產t恤和基本衣物。但很少有國家——其實只有中國、孟加拉、越南、印尼,以及柬埔寨和巴基斯坦——能在接到國際訂單的幾個星期內開發出高度復雜的制造運輸體系,生產出上萬甚至上百萬件質量上等又標準化的服裝。
衣物需要經過準確標記才能順利通過大銷售商的分配中心,在全世界每家按時上線。這一過程需要大量技術工人來監督質量控制、衣物的標碼和運輸,大零售商和時裝公司已經嘗試無數次在其他國家尋求選擇,比如印度、非洲和拉丁美洲,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那里的基礎建設陷入瓶頸,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十分匱乏。
莫多爾稱,他通常拒絕為客戶在孟加拉下單,因為孟加拉對高樓工廠過分依賴,存在安全隱患。相比之下,東南亞則完全不同。印尼自1990年代就規定制衣工廠不應超過兩層樓高,二層有通向院子的通道或通向一樓的陽臺,以便逃生。雖然印尼有虐待勞工事件,但當地工會領導人聲稱他們在一絲不茍地遵守細則。
孟加拉最大制衣商之一莫哈馬迪集團(mohammadi group)總經理魯巴納?哈克(rubana huq)認為,孟加拉之所以高樓工廠泛濫是因為該國房價偏高,也很難說服公共事業單位到工廠安裝電力和燃氣設施。
不過,孟加拉急劇下降的出口訂單問題也許很快會找到解決辦法:那些為逃離中國攀升成本的跨國公司涌入了東南亞,結果那里的工廠訂單又全部爆滿。
日本華歌爾(wacoal)制衣印度子公司董事長索爾雅迪?薩斯米塔(suryadi sasmita)說:“今年已經不可能了,我們的訂單都滿了。”雅加達布薩那制衣集團(busana apparel group)財務總監桑杰?庫瑪?戈雅(sanjay kumar goyal)則稱:“顯然客戶需求已經超過了我們能力所及,因為都想從孟加拉和中國撤單。”
據樂裕民推測,即使孟加拉的政治暴力急劇升溫,也只有10%至20%的產量或者價值2億到4億美元的貨品會在接下來的九個月中轉移到其他國家。
印度尼西亞國家女裁縫訓練中心——女性學員比例高達98%——就位于三寶壟港,每年有1.2萬名學生從這里畢業,但這還遠遠不夠。明年將有四家工廠在三寶壟開張,每家員工總計三萬余名,附近還有更多在建工廠。
據全國工會三寶壟分部副主席努爾丁?馬可拉夫(nurdin makruf)介紹,新開張的工廠已經開始爭搶稀缺的女裁縫,為她們提供免費工作餐和醫療保險,其工會主要代表制衣工人的利益。建筑公司目前正在盡力尋找足夠工人來建設所有這些工廠,它們正從爪哇中部的椰子樹、香蕉樹和針葉樹林間拔地而起。
哈克稱,孟加拉今年的成衣出口量會下降5%到10%,但預計該國會很快讓國際買家恢復信心,在接來來幾年中保持強勁增長。但莫多爾預計,孟加拉如果繼續抓住大型零售商的訂單不放而不做點其他的,整個制衣產業最終將難以為繼,在未來2到3年時間里,大客戶們會逐漸轉移到其他區域。
外國商家可以選擇其他供應商,對于孟加拉國制衣來來說,搬遷也不是辦法。國家保護工人的體系還很不不完善,需要政府、當地雇主和外國投資者的進一步關注和努力。我們可以提倡人文關懷,但不能用道德說教來解決一切問題。最終,解決問題還是要靠行之有效的政策與經濟手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