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服裝業低價是出路還是死路?
中國是當今世界公認的“世界工廠”。印著“made in China”的商品如洪水般涌入各國的國內市場,掀起以低價為特色的屬于中國的狂歡。各國民眾在享受中國商品帶來的質優價廉的同時,關稅配額等保護性壁壘也在抵御著中國商品對于本土產品的沖擊。美國脫口秀節目“大衛深夜秀”(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的主持人大衛.萊特曼在節目中抱怨稱,中國制造已經“侵入”到了美國各個領域,就連“癢癢撓”(back scratcher)這種小用品也成了中國專利。在節目中,萊特曼質問:“為什么我們不能自己制造產品,連像‘癢癢撓’這樣的小物件也要靠別人?”他調侃道,美國人不僅要和中國人做生意,還要靠中國人“抓癢癢”。
然而,中國制造僅僅是在簡單勞動密集型的領域內艱難爬行。中國制造的輝煌,是建立在成千上萬從事簡單手工勞動的工人身上;是建立在不用二次創造直接從外商手中拿到的訂單之上;是建立在大量本國同類生產制造商激烈甚至殘酷的競爭之上。一位對外貿易從業人士對記者談到芭比娃娃的加工:“一個芭比娃娃售價是10~20美元,這其中中國工人只能拿到3美分,因為我們的勞動附加值實在是太低了。試想我們要生產多少個芭比娃娃才能換來一部含有尖端科技的蘋果手機。”
在中國生產出口的大量產品當中,紡織行業無疑承擔著這支中國制造的浩浩大軍中的領軍任務。美國的costo超市,日本的優衣庫,西班牙的ZARA,走進世界各國的服裝銷售店鋪或場所,幾乎每件衣物上都有印著“中國制造”的吊牌。中國制造業,尤其是中國的紡織制造業固然輝煌,但這份輝煌對于創造中國生產制造業的未來卻并不是一條可持續的、行之有效的辦法。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合理有效地將中國制造轉化為中國創造,在生產制造中添加更多的產品附加值,是實現中國制造業質的飛躍的關鍵。如今中國紡織業發展如何?面臨其他新興國家的工業崛起和更加低廉的價格,正在逐漸失去價格優勢的中國服裝織造業又該何去何從?對此,記者采訪了幾家服裝織造的企業,聽聽位于產業第一線的他們對于行業現狀及發展的看法。
福州華爾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爾茲)的林心棟總經理在談到他國同行競爭的問題時表示,其他新興的發展中國家的同行企業的崛起,確實對中國服裝生產者的生意產生了波動和影響。許多大的服裝工廠搬到了柬埔寨、越南等國家,訂單流失的現象是許多中國生產企業繞不開的一個問題。在他看來,“人民幣升值、勞動力價格上漲,中國的低價優勢正在不斷被削弱,剛剛起步的國家優勢初現,這是一個趨勢,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這個趨勢必然導致了貿易難做。這個也是大家都面臨的挑戰。”問及他本人對于此事的看法時,林心棟有著自己的見解:“這個趨勢帶來了挑戰,但是人們總說挑戰之中蘊藏著機遇。這也是在逼著我們做出改變,嘗試新鮮,拋棄舊的思路和點子。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企業也就沒有發展,止步不前。”
在談到自己企業的應對措施時,林心棟指出:“華爾茲最大的武器,就是追求產品的品質,品質是關鍵。所謂品質就是‘品牌+質量’。你提供的產品是高檔次、高質量的產品,是擁有其他產品不可超越的品牌效應的,那么你的顧客便不會無端流失。華爾茲是從事鞋業制造的,我們的產品通過人權認證、生產安全認證,產品的質量通過各項測試,在這一方面從未出現問題。華爾茲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而我們會做的,就是繼續擴大這種品牌效應。在追求卓越品質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面臨著來自國內外雙重的競爭壓力,林心棟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團隊精神。“這種團隊精神是我們所一直追求的。有了強大的具有凝聚力的團隊精神,整個企業就會保持一種旺盛的生命力。面對競爭和挑戰之時,企業不會退卻,而是雄心勃勃地收下戰書,期待用實力和能力戰勝對手。這樣充滿正能量的企業才能夠吸引客人,贏得顧客。”
創新,是常常被人們提起的話題。談到服裝制造業的創新,福建恒夏服飾織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恒夏)的洪建誠總經理深有感觸。福建恒夏是一家外商獨資的企業,主要經營范圍是泳裝、健身服、保暖內衣等彈力緊身服飾的生產加工和出口貿易。其主要的客戶群也是面向國外市場。洪建誠對記者說:“之前我們是拿國外總部的訂單,照著人家的要求和設計進行生產。現在我們擁有自己強大的設計部門,能夠拿出自己的設計圖樣供客戶挑選。曾經我們重視生產,現在我們認清了形式,投入更多在自己的設計團隊上。之前我們只專注于做生產,現在我們不僅擁有自己的多家工廠,更有自己的貿易公司,直接面對客戶。之前公司的業務主要面對國外客戶,現在中國的國內內需也十分大,市場前景十分廣闊。認清這一點之后,我們也開始逐漸轉變業務范圍,較之從前更加側重于國內市場。服務、設計、經營模式、運營方式這些方方面面,我們都在經歷著創新,也切實嘗到創新的甜頭。”
談及福建恒夏的核心競爭力,洪建誠把服務作為首要的關注點。他認為“我們企業一直提倡讓客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們設身處地把問題都解決、把道路都鋪好,梧桐樹栽得好自然會引來金鳳凰。恒夏力求滿足客戶的要求,‘早想到、先做到、更周到’是我們面對客戶需求時的態度。建立自己的外貿公司就是一個例子。原先沒有自己的公司,只能找中介外貿公司進行交涉和洽談,環節繁瑣,也容易出現紕漏。現在依靠自家公司,環節簡化、機制健全、流程參與度高、細節問題也便于監督和發現,公司和工廠雙核運行,為公司帶來了利潤。”
中國服裝織造業為代表的中國制造業有過斐然的成就,也面臨突破瓶頸實現飛躍的問題。這一問題并不是中國獨有的問題,許多亞洲國家都曾面對這樣的困境。關鍵就是認準時機,抓住機遇。這一方面日本和新加坡的發展模式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鑒。上個世紀60年代,在許多亞洲發展中國家認為要利用自身特長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之時,日本已經認識到勞動密集型產業易被替代,易受波動,不是長久之計。日本政府大力扶植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崛起,大力提倡本國的企業進行創新。如今,日本已經成為在電子、小型家電、精密儀器、醫藥等領域的領軍國家。新加坡的起步并不算早,但新加坡抓住了每次產業轉型的關鍵期,從勞動密集型跳到技術密集型,最后實現了服務型為主的華麗轉型。
挑戰常在,但機遇也常存。中國制造業中的逐夢者們,抓住難得可貴的機會,便會筑夢成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