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產業設備更新 以機器替代換人員
“202車間擁有廠里最新的齒輪加工自動生產線,其自動化水平放眼全臺州也是首屈一指的。”在向記者介紹起車間內的9套產自日本的先進自動生產線時,浙江中馬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正夫一臉自豪。除了節省時間外,自動流水線也為企業節省下不少人工成本,大大提高了生產線的成品率和準確率。
這是我市工業現代化技術改造步伐不斷加速的一個縮影。今年前三季度,我市限上工業性投資71.36億元,同比增長35.5%,其中工業技改投資45.43億元,同比增速97.8%。
機器換人,技改造就高效益
眼前的這9套價值2億多元的自動生產線于2010年開始購入,集車床、滾齒、倒棱、剃齒4道工序于一體。一件齒輪毛坯經由該自動生產線加工處理成一件合格的齒輪成品,僅需18秒鐘,這比通過以人工為主的舊生產線加工整整縮短了40秒。
“用原先的舊工藝將齒輪毛坯加工成成品,所有工序需要19名工人。在采用自動流水線后,僅需3名工人操控即可完成全部工序,大大降低了企業的人工成本。”林正夫說。
從2008年開始,中馬機械每年都會投入約5000萬元的資金用于技改。通過工業現代化技術改造,企業員工數已從原先的700多人減少到現在的400多人,相應的人均年產值也由原先的35萬元增加至現在的60多萬元。“企業計劃在未來三年內繼續加大技改投入,將員工數最終控制在250人左右,實現人均年產值200萬元的目標。”
智能換人工,產能增10倍
只需將針線疏密度等一干數據事先輸入縫紉機右側的數控顯示窗口,啟動后,智能縫紉機便完全實現了電子芯片控制,可以自動停針、拔線,縫出的線疏密一致,而且是筆直的。在臺州優諾家紡有限公司位于城西工業園區的生產車間里,眼前這臺智能縫紉機,徹底顛覆了記者對傳統人工縫紉機手腳難協調、車線難控制的固有印象。
公司董事長夏禮朝介紹,企業縫制的暖冬被、枕芯等家紡用品,有時候甚至不能出現一毫米的偏差,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縫紉機遠不及智能縫紉機來得精準。“蘇南一帶家紡產業較為發達,是臺州家紡企業學習取經之地。這幾年下來,那邊的家紡企業已陸續通過采購智能縫紉機等設備進行技改,并逐漸成為發展潮流。”
抱著“嘗鮮”的心態,夏禮朝于今年5月份引進了一批智能縫紉機和智能枕芯機等設備,對企業生產線進行現代化技術改造。“雖說智能化設備的采購成本比普通設備要多出兩三倍,但產能與效益都跟著上來了。”夏禮朝介紹,同樣生產暖冬被,一臺智能縫紉機的日產能是普通縫紉機的10倍,智能枕芯機的產能也比普通枕芯機高出近2倍。此外,因為家紡生產設備實現了智能化,除了生產加工常規家紡用品外,還為企業研發新款高附加值家紡用品創造了條件。
企業技改積極性高
“以前政府是想方設法引導企業搞技改、換裝備,現在是企業追著我們問什么設備好。”市經信局副局長毛友明告訴記者,我市正在加快工業現代化技術改造步伐,以設備革新促進產業升級。“僅去年純設備投入項目就有196項,投資額達24.83億元,政府下撥技改資金5454萬元,可以說是一年高過一年。”
毛友明介紹,通過積極推廣流水線、信息化軟件,引導和激勵企業引進自動化、智能化裝備,實現減員增效,據估算,全市骨干企業可減員27000多人。其中第一大支柱產業——泵業企業引進自動嵌線機和高速沖床500多臺,節省普工12500人,還可提高產品的穩定性、減少安全事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