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的八大舉措
2013年,是產業用紡織品大放異彩的一年。雖然這一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持續放緩,國外主要經濟體復蘇乏力,紡織品行業面臨著錯綜復雜的形勢。但是,作為紡織行業中發展速度最快的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仍保持高增長,支撐其健康發展的積極因素依然很多,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治理、衛生保健等方面的國家投入以及政策支持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相信未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將會堅定地走在健康、綠色、快速發展道路上。
紡織行業“尖兵”
目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增速繼續居全紡織子行業之首,行業平均利潤率高于其他紡織行業,未來仍將穩定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1~8月份,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為13.7%,高于紡織行業4.5個百分點;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利潤率為4.7%,略高于紡織行業4.6%的平均水平。1~8月我國總計出口各類產業用紡織品128.6億美元,同比增長5.1%。1~8月份產業用紡織品行業1683家規模以上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500億元,增長16.12%,利潤70億元,增長9.3%;規模以上企業生產非織造布168.2萬噸,同比增長了18.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了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生產簾子布58.3萬噸,同比增長15.13%;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9.2億元,同比增長了18.55%,其中新開工項目447個,同比增加了14.91%。
近年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一直是紡織行業發展的“排頭兵”,發展速度和質量很引人注目,相信占全紡織行業纖維總量30%比重的前景,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實現。
創新聯盟連接上下游
目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增勢強勁,發展態勢良好,但由于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特別是從行業技術發展來看,產業關鍵技術的創新與一個企業、一項技術的創新有所不同,需要產業鏈內一系列技術的配套和集成,為創新主體提供資源共享。因此,在企業內部研發的基礎上,有效吸收和利用外部技術資源,可以達到低成本和高收益的創新效果。在這種形勢下,適合我國國情和發展需要的新型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產業用行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應運而生。在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創建基于下游應用的技術創新體系、提高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產業鏈協作共贏、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等方面,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今年是產業用行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式開始運作的第一個年頭,舉措繁多。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召開了土工、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等專項聯盟會議,來自上下游企業、檢測機構和科研院所的聯盟成員,在專項技術項目方面進行深入交流,互通有無,企業得到更多的消息,并對行業出現技術創新發展的共性問題進行探討,聯盟成員之間也互相支持幫助,共同發展。
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升
“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加強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技術研究,加大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力度。
在 “紡織之光”2013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中,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表現亮眼,如山東俊富非織造有限公司和山東省非織造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醫療衛生用紡熔柔性非織材料開發與應用”項目和杭州愛科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柯瑞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產業用紡織品數控切割與工藝設備”項目獲得2013年度“紡織之光”科學技術二等獎,蘇州大學、蘇州絲綢博物館、吳江振興實業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建筑補強用結構材料的開發及其抗裂性能研究”項目和山東省紡織科學研究院、山東特種紡織品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共同開發的“防護服抗熔融性能檢測關鍵技術的研究及其儀器的研制”項目獲得了三等獎。
舉措1 年初理事會確定發展基調
3月8日,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第三屆三次理事會在上海召開。會上,分析了2012年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整體發展,并對2013年的行業發展進行了展望。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在題為“改變,始于足下”的報告中,從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工作、檢討反思和2013再創新高四方面展開論述,就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和對企業的調研情況進行了總結,并且分析了行業投資和進出口狀況。
記者點評:理事會的召開,再次明確了2013年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作為紡織工業重點發展方向的地位,在國家“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政策引導下產業向高端、理性、有序發展。
舉措2 標準化工作緊鑼密鼓
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產業用紡織品分會年會于3月9日在上海召開。會上,總結了2012年標委會的工作,對產業用行業當前的標準化工作及下一步標準化工作的重點任務進行確定。
11月25~26日,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行了產業用標準化工作會議暨標準審定會。會上,介紹了今年產業用行業的發展情況,并對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和協會近一年來開展的標準化工作進行了總結。
記者點評:行業的快速發展對標準體系的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年初和年終的標準化會議,體現了協會對標準化工作的重視。從去年年初正式發布《產業用紡織品標準化工作“十二五”規劃》以來,行業內各有關單位結合實際做了大量工作,使行業標準體系得到不斷完善。
舉措3 專項創新聯盟推動行業發展
6月5日,產業用紡織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土工專項聯盟工作會在德州召開。土工領域的上下游企業、檢測機構和科研院所等近20家單位參加了本次工作會。
{page_break}
9月5日,產業用紡織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專項聯盟研討會在江蘇省阜寧縣阜城鎮召開。會上介紹了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的最新科技進展。
記者點評:創新戰略聯盟是建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重要實現渠道,產業用紡織品專項創新聯盟從細分角度很好地解決上下游銜接和行業共性問題,為整個產業用行業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舉措4 集群發展行業地域雙促進
9月6日,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產業集群工作會議在江蘇阜寧召開,參會領導高度評價了協會的產業集群工作,認為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推動了行業的進步,并促進了集群所在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會議還對產業集群工作中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
記者點評:集群經濟仍然是推動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也是紡織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要堅持長期主抓產業集群試點建設工作,深入各地產業集群進行考察和調研,以集群帶動整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更好發展。
舉措5 “十二五”規劃中期成果總結
9月6日,《產業用紡織品“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期評估會在江蘇省阜寧縣阜城鎮召開。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完成了《規劃》中期評估報告(討論稿),總結和梳理了《規劃》實施的進度和效果,研究分析了《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記者點評:2013年是《產業用紡織品“十二五”發展規劃》實施的第三年,與《規劃》編制初期相比,紡織工業和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因此,對《規劃》進行全面總結、梳理和科學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舉措6 中外交流愈發頻繁
4月23~25日,組團參加由美國無紡布行業協會(INDA)主辦的國際非織造布展(IDEA 13)。本次近50家企業參展,展出面積達到600平方米,展示了中國非織造布領域最新的科技成果、應用案例和服務業務。
10月22~24日,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組織過濾用紡織品企業參加了在德國威斯巴登舉辦的國際過濾與分離技術設備工業展覽會(FILTECH2013),并拜訪了位于亞琛的DWI研究所。
10月27日,中歐非織造布行業合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歐非織造布行業加深了了解,建立起合作伙伴關系,并共同簽署了未來三年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記者點評:隨著全球化貿易的深入,外資企業不斷走進來,中國企業也已經走出去,產業融合越來越廣。同歐洲、美國非織造布行業頻繁接觸,了解更加深入,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舉措7 創非織造布行業品牌盛會
10月25日,2013年中國國際非織造布會議在紹興縣召開。
首次與美國非織造布協會(INDA)合作,共同舉辦為期3天的“2013·首屆國際非織造布技術培訓班”。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發布“2012/13年度中國非織造布行業10強企業及優秀供應商”。本屆評選綜合考核規模和效益、裝備和研發創新、市場和品牌、節能減排、社會責任等5個維度,最終評選出行業12家10強企業、10家最具成長型企業和12家優秀供應商。
記者點評:近年來,我國非織造布行業一直處于快速增長期,產業規模和應用領域不斷擴大,技術和裝備進步明顯,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上,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主要發展動力。
舉措8 助力國防建設
8月8~9日,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應邀與總后勤部衛生部標準化辦公室、解放軍疾病預防控制所,一起在長春舉辦了全軍《手術部位感染預防控制指南》(GJB7480--2012)的宣貫培訓班。
11月22日,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特種紡織品分會第三屆理事會暨2014年度紡織軍工配套銜接會在廣西桂林召開,總結過去一年,特種紡織品分會在軍工紡織品方面做的大量工作,讓軍用紡織品不再神秘。
記者點評:2013年,新技術與新應用促進了軍用紡織品的發展,更多地被世人所了解。軍用紡織品作為一種特殊功能性紡織品在國家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既是紡織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安全的保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