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實現綠色紡織須打好經濟治理牌
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記者會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目前,在環保部已掌握的2013年74個城市的環境質量狀況中,根據新的空氣質量標準,從達標的天數分析,74個城市的平均達標天數僅為221天,達標率占60.5%。
“環保部長為何不出席?”“中國GDP為環境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揮之不去的霧霾,讓這位副部長在面對中外記者提問時多少有些尷尬,略顯刺目的數據也折射出當前我國大氣污染的環境形勢異常嚴峻。
今年兩會上,全國工商聯的一份提案指出,要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須進一步明確“污染者付費、專業化治理”的工作思路,這種提倡更多采用經濟調控與行政調控相結合的思路,引發了代表委員的廣泛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分析認為,從資源稅改革切入、帶動電力價格和電力部門系統化改革、進而引發新一輪稅價財聯動改革,亟待形成“路線圖與時間表”。通過理順基礎能源比價關系,形成以經濟調節手段為主的制度安排與運行機制,促使市場主體和居民從自身的經濟利益出發,根據市場信號和政策導向積極主動節能降耗,顯得更加重要。
當然,就紡織行業現狀而言,簡單的“關停并轉”不利于行業發展,“高額處罰”也絕不是唯一有效的經濟手段。加快技術創新、發展循環經濟、淘汰落后產能、加大節能減排力度都是行業可以打出的經濟治理牌。
全國人大代表、卡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張金直言:“公司的一項主營業務就是皮革制品,皮革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造成污染,但我們不能怕污染就不生產了,關鍵要考慮如何治理好。歐美國家也有紡織業,也會發生污染,但是他們治理得好,我們應該學習借鑒歐美的經驗,要相信,他們能治理好我們也能做好。”
毋庸置疑,紡織行業圍繞環境保護管理的產業重構,對我國傳統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以綠色議程理念推進紡織服裝企業轉型發展是浙江華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愛華最為關注的話題,她分析指出,就企業而言,必須改革發展思路,將綠色議程融入戰略成本管理,才能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并實現自己的社會責任。
“綠色議程幫助制造商以主動方式進行能源管理,將能源視為資源進行管理,而不只是簡單地管理商業運營的費用,能給企業帶來額外收益。就政府而言,綠色議程是逐漸塑造政府引導消費者的環境需求,設置合理的環境管制能夠激發企業技術創新,改進生產工藝和產品,并獲得先動優勢,從而提高國際競爭力,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徐愛華說。
去年京津冀區域的空氣污染最重,全國空氣質量最差的10個城市中7個在京津冀地區。難怪在3月9日的人民大會堂外,新興際華集團董事長劉明忠與河北宏潤新型面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超就環保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同樣來自河北代表團,深受霧霾天氣影響,在未來的綠色環保發展道路上,劉明忠和王超深感企業的責任重大。
無論是新興際華集團新興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柴油-天然氣雙燃料電控噴射系統”,還是宏潤面料有限公司多年來倡導實踐的體內循環資源再利用系統,都在節能減排、環保降耗方面踏出了堅實的步伐。
同時,對于因資源價格調整而可能會對社會低收入者生活造成的影響,需要提前評估,并采取諸如適當提高低保標準、實行階梯價格等形式,使其生活水平不會下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