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型百貨增幅領跑全行業
在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長楚修齊看來,優越的商業地段、區域集中建店規模、物流配送環境便利、較低的經營成本以及供應商支持,區域型百貨企業不僅穩固了區域競爭力甚至出現區域壟斷性地位。
今年上市百貨企業普遍降低了營收預期,不過,銀座股份、重慶百貨等區域百貨企業預期增幅較高,預計營業收入分別增幅為9.7%、8%,發展策略主要投向加速本埠市場密集度以及跨區域發展。但報告認為,百貨企業連鎖化擴張難度加大。數據顯示,2012年連鎖百強企業新開店速度達到十年來最低水平為8%,而2006-2009年該項數據分別為26%、17%、24%和19%。
報告預計,今年還將是百貨業發展與困難并行的一年。在放緩的經濟環境下,百貨業需更加重視新興市場、探索O2O變革、注重品牌建設以及轉變聯營模式。事實上,王府井百貨、銀泰百貨、天虹商場、廣百等批量百貨企業已在加速觸網。對于百貨企業自建網上商城的第一批觸網潮,國務院參事室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表示,百貨業做不好電商主要原因是缺乏自有品牌,這在同質化背景下難有優勢可言。
百貨企業也已意識到問題開始涉獵自有品牌研發。去年底,王府井自有品牌firstwert男襯衫集合店亮相北京市百貨大樓和雙安商場。新世界百貨也于去年上線自有品牌“LOL”。新世界百貨表示,將加快發展步伐,計劃至2015財年,增加“LOL”專門店超過20家。
不過目前,多數百貨業還不具備從聯營模式蛻變自營的能力,但自營仍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發展的共識。報告指出,在三四線城市,如果企業充分了解消費群體的購物習慣,保證自采商品的準確性,自營模式將成為百貨店發展無可替代的優勢。
楚修齊認為,目前形勢下,百貨企業商品采購和營運管理難度空前加大,自采商品或品牌商之間銷售的商品等都容易出現積壓,影響企業的資金周轉。由于此前過分依賴生產商和品牌商,百貨自營將缺少現代批發支持。楚修齊建議,百貨企業應自主建立集采中心,還可進行“場地連鎖”經營與品牌生產商或品牌批發代理商形成“捆綁”發展,加入生產制造業。
北京華堂商場總經理國見和美在此前曾表示,在過往的交易中,公司生產、物流、銷售完全采用分擔制,即生產廠家將商品輸送給供應商,供應商再轉向商場銷售。今年,華堂將轉變這一模式,生產廠家、供應商和商場方面將共同研發產品,創造市場擺脫同質化束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