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達斯CFO:將持續跟進中國市場的變化
過去10-15年,阿迪達斯的業務當中總是充滿著變數
Robin J.Stolker:在2000年的時候我們只有一個品牌,世界范圍內10%是從新興市場來的,只占10%,我們的國際業務占的太多了,包括阿迪達斯,還有各種各樣業務的拓展,我們集團業務也多樣化了。在新興市場上我們部分業務占到了35%,也就是說我們能夠參與到大量新興市場的商業機會當中來,中國、俄羅斯,我們的市場比較強勁,我們提供了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產品,而且價格很誘人,對于新興的這些新貴來講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從中國來看,是工廠所在地,原材料產品重要的來源地,大概30%的產品來自于中國,在生產方面越來越附加值,在設計產品方面,在中國的工廠里面進行了設計和生產。附加值在增加,優秀的產品,創新的產品,非常頂端的產品都是在中國制造的,我們在新興市場的挑戰也是比較明顯的,新興市場是具有活力,但是另一方面又有波動性,我們集團在新興市場當中已經受益了,新興市場的波動對于我們來講也是具有挑戰性的,比如說貨幣的不穩定,不僅是中國了,俄羅斯、土耳其、拉美這些國家,貨幣是比較疲軟的,這也說明我們今天的同事快速增長,這實際上是很好的,量很大,但是從金融來講我們需要能幫助管理層正確控制這種增長,就是說不讓增長導致負債或者赤字的現象。因為在增長特快的時候,有的時候基礎不穩,或者整個資源配置沒有跟上來,我們必須要保證系統控制能夠跟得上,在新興市場內部的控制是需要控制好的,所以說在這個領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阿迪達斯將更加國際化
Robin J.Stalker:我們回過頭去看一看過去十年我們的所作所為。因為過去的十年奠定了我們現在的一些基調,在有一些領域,我們還有很多要改進的。我們之前是一個單一的國內品牌,后來我們慢慢做成一個國際性大品牌,過去十年我們一步步的來做。但是以后我們想做更加的國際化,我來自于新西蘭,在德國的總部可能有500個員工,這500個員工來自于15個不同的國家,他們都在總部工作,所以說阿迪達斯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企業,這不僅僅是個美國的企業,也不僅僅是一個德國的企業,所以我們開展的方法不是美國方法也不是德國方法,而是國際方法。我們能夠把國際的理念應用于不同的本地市場,因此我們不僅僅做體育,我們關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關注這些新興市場,因為新興市場人們的生活現在不斷的進行革命性的變革,我們在不同的新興市場,比如說俄羅斯我們有自己的自營店,大概有1000多個自營店,95%在俄羅斯的業務都是由自營店的形式開展的。目前為止,我們在俄羅斯也是一個市場上最有競爭力的品牌,在一些東歐國家我們都是作為領先品牌在他們那邊扎根了。在中國的話,我們自己不能夠單獨做,我們有一些合作伙伴,有幾個關鍵的合作方,大概有8000家店,因此我們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業務開展模式,我們關注的核心就是年輕人的時尚,他們的品位。我們也定了不同的消費群體,現在我們更加關注的就是企業的盈利能力,我們現在關注的是一個全景,那是我們盈利的基礎面,我們盈利基本面的核心業務就是我們的運動產品,我們的核心產品是開展邊緣產業的核心,我們現在已經在開展一些電子產業,我們廣泛的開展一些運動行業的產品,比如說我們開展了一些超輕的運動鞋,幫助運動員計時,我們設計了腕表,這是一些高科技的產品,而且我們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這些產品最大的消費國是美國,還有一些籃球方面的產品,但是我們慢慢會把這些產品移到中國的店里面,這是我們過去十年開展的業務。
將持續跟進中國市場的變化
Robin J.Stalker:很明顯我們一定想在中國賺更多的錢,這是毫無疑問的,這一點對我們也是至關重要。我們覺得中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個市場,原因很簡單,因為在中國,我們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一定程度了,中國的市場變化很快,我們會持續跟進這種市場的變化。
中國消費者們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復雜了,這一點對我們來說也提出了挑戰,也很重要。通常來說,政府一般關注的是消費者,而我們作為一個消費者品牌,我們當然也跟政府一樣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和愛好。我們將會借助中國市場能夠關注越來越復雜的增值鏈,消費者而言,尤其是很多年輕的消費者,他們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復雜了,他們更加關注自我的實現,自我的趨勢,我們需要吸收這些年輕人的智慧,能夠借助這些年輕人設計師的智慧,比如我們會培養第三方的供應方,我們的供應方幫助我們去抓住年輕人的需求進行設計,而阿迪達斯這個集團,它同我們整個中國市場上的所作所為是密切相關的,現在如果有機會看到中國的CFO,我會很高興同他們見面。從招聘員工的角色來看,我覺得中國能夠為我們提供很多人才,我們之前在大連開過一個關于CFO的會議,我們看到中國有很多新興的CFO人才,我也很榮幸能和大家再一次重申:中國很多的大學已經設立了財經系,他們能夠滿足阿迪達斯在中國的人才需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