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行業有點“冷”佛山前五月出口同比降0.7%
確實,持續已久的紡織服裝出口“寒冬”仍未離去,并有愈演愈烈之勢。“除了中小微企業陷入極度困難以外,去年以來,一批有影響力的企業也相繼破產,停產。”佛山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吳浩亮說道。
據該協會提供的最新出口數據,吳浩亮稱,“創下歷年同期的最低值。”數據顯示,今年前五月,全市紡織服裝實現出口12.5181億美元,同比下降了0.7%。
現象1
連續三個月沒訂單外貿跟單員跑了
王潔群所在的佛山市德盈佳紡織有限公司,代表著張槎本地一類典型的小微紡企。
這家僅有5人的企業,主要做輔料批發。“只要接到單就出貨,內銷出口都做。”作為公司老板的王潔群對今年上半年的行情感到很無奈,他明顯感覺到今年以來訂單的減少。
“6月到8月,一直沒訂單。”王潔群感嘆,因為接近3個月沒訂單,做外貿的跟單員都已經辭職了。
同樣在張槎創立了服裝企業的李鉅(化名)也顯得很沮喪。這家專門做服裝出口的公司,今年上半年以來出口量同比少了近一半。客戶也比以前更加挑剔,“退貨率更高了。”
在如此不穩定的訂單下,李鉅表示,今年以來資金的回轉周期明顯比往年長了,“足足長了一半吧。”
現象2
張槎服裝代工“一哥”近幾年削減一半人力
吳浩亮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行業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有影響力的企業,因為資金鏈破裂而出現停產、破產。
比如今年3月份,曾經的內衣大鱷嘉莉詩內衣悄然倒下。“去年張槎有一家中型企業也因債務問題被迫停產。”吳浩亮向記者透露,到了今年初,均安的樂奇紡織業也因債務問題而被銀行接管。
而常年為包括H&M代工、主攻歐美市場的張槎服裝代工巨頭、佛山光大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明礦也向記者坦言,今年上半年以來,公司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近17%。
他表示,這場“寒冬”,除了訂單的下降外,還源于包括勞動力成本和輔料原材料的不斷上漲。
一位常年在張槎工作的人力資源總監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家數百人的代工服裝企業為例,在訂單的成本中,人力成本占到銷售額大約16%到17%。而從2012年到2014年以來,張槎區域的服裝行業平均薪酬至少上漲了30%。
譚明礦也感受到了這股上漲的壓力。他的公司在最高峰時一共有2000多人,而2009年開始出現的勞工荒與人力成本的上漲,讓他決定到湖南買地設廠。
從那一年開始,譚明礦不斷減少公司員工,與此同時,把提高生產效率的如ERP系統、各種機器搬到他的工廠中。
到今年為止,譚明礦工廠的員工已足足被砍掉了一半,僅剩1000人出頭。“但產值依然保持當年的水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