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努爾董事長陳玉劍:以創新應對服裝行業變局
國內品牌服裝上市公司正在進入行業低迷期,業績下滑甚至虧損,關店潮涌現,作為國內男裝品牌上市公司的希努爾[0.74% 資金 研報]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困境。公司董事長陳玉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男裝行業過去二十年高增長的發展模式正面臨挑戰,消費者在回歸理性,增長趨勢調整給行業的運作模式、經營理念帶來挑戰,但希努爾對此坦然面對,并將通過運營模式創新、流程再造、精益管理等革命性措施,在高端定制、電商平臺、產品創新等方面采取措施積極應對行業挑戰。
品牌服裝企業傳統模式面臨挑戰
去年以來,國內品牌服裝企業整體上步入調整期,上市公司業績下滑明顯,多家公司作出戰略調整,從此前的跑馬圈地轉向閉店止損,出現閉店潮。陳玉劍表示,整個品牌服裝企業正面臨挑戰。他解釋,國內絕大部分男裝行業都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初,趕上了改革開放這一輪高速成長期,高速成長期推動了男裝品牌的出現和品牌企業高速成長,不是百分之十、二十的成長,甚至是翻番的增長,業內企業處于被市場推著走的感覺,只要抓住機會大量投放廣告和開店、招募加盟商,就會有銷量的成長。這是前面二十年男裝企業主要的增長模式。但近年來中國經濟環境出現變化,消費群體消費習慣出現變化,當年的主流消費群體已經五十多歲,消費的主力群體年輕一代成長,80后、85后成為主力消費群體,這批人身處網絡時代,從經濟環境到時尚的變化非常快、消費理念發生變化,消費者在回歸理性。過慣了輕松日子的男裝品牌出現整體不適應,都受到一定影響,增長趨勢調整,增長回調,這對今后的運作模式、經營理念也都帶來挑戰。
對希努爾而言,情況也同樣如此。創業于1994年的希努爾在2010年實現上市,上市后公司利用募集資金在短時間內拓了不少直營店,廣告投入加大,然而隨之帶來的問題是市場突然變冷。陳玉劍表示,市場情況預計是沒有問題的,當時預計的模型是經濟增長高速,投資開店后新增大量員工、庫存,本身市場好的時候,也需要三五年時間,新店面、新市場才能培養出來,市場突然變冷之后,原來決策建設的營銷網絡運行費用、成本很高,培育期被拉長,問題開始逐步顯現。
運營模式變革應對市場挑戰
面對這種變化,陳玉劍表達了一種坦然接受、積極應對的態度,認為這并非壞事。他表示,消費市場還是在的,只是消費群體更加懂得想要什么,目前的問題是品牌企業不是非常專注、理解消費者關注的東西,還是抱著過去的做法和思維模式,這是我們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和瓶頸。對希努爾而言,現在要做的就是要在吸取前期快速成長、調整、再擴張帶來的經驗和教訓,認認真真做好產品,認認真真做好品牌,服務好每一個顧客,在大數據時代、網絡時代,所有科技手段、資源都要被重視,團隊的全部力量都要關注消費群體需求變化、消費習慣變化,了解需求,產品和品牌就會被接受。
希努爾目前已是全國最大的男裝生產基地,制造能力是公司一大競爭優勢,陳玉劍一再強調,公司產品品質是品牌拓展最好的保障,下一步公司發展的方向是做好消費者體驗、做好產品、做好消費者口碑,制造體現性價比高又有時尚度的產品。
陳玉劍表示,希努爾今年正在做大的調整,最為顯著的就是運營模式調整,公司借助網上銷售的運營模式顛覆了傳統運營模式,整體的業務流程不合理,運行效率低下。他解釋說,絕大多數品牌運作都采用從設計、研發、開訂貨會、采購原輔料、投入生產、產品入庫、發貨到零售店倉庫、銷售、剩余形成季末庫存的產業鏈運作模式,這種運營模式下,部門利益切割,協作較慢,供應鏈管理重視不夠。公司從今年起采用新的產品經理制運作模式,徹底顛覆此前的運營模式,由公司設計總監確定總的六大類產品架構,每個品類確定一名產品經理,并組建包括設計師、制版師等組成的運作團隊,這個團隊對品類產品整個運作周期負責,從產品研發開始,包括生產環節控制、供應鏈控制,直到上市,團隊經濟利益與該品類收入、利潤、庫存等多項指標掛鉤。
在服裝企業普遍面臨的庫存控制問題上,希努爾也做出變革,并在新的產品季實施。陳玉劍表示,公司通過產品分類,對于基本款,加盟店、直營店均可通過ERP系統按需求訂貨,公司亦可從面料供應商處下單,利用充足的產能快速響應訂單需求;對于時尚款的開發、銷售流程則進行較大調整,調整研發流程,強化對供應鏈管理控制,通過試銷研判市場反饋情況決定是否大規模生產,避免形成大批量庫存。
在日前舉行的公司2015年春夏訂貨會上,一些變化已經得到顯現。公司產品創新出現積極變化,新聘請的研發團隊,將公司產品線向更為年輕化、時尚化的方向改進,目標人群瞄準更為年輕化人群,年輕時尚路線的產品與公司傳統經典產品相得益彰。高端定制成為公司此次訂貨會推介的另一大業務重點。據介紹,公司自去年下半年推廣高端定制品牌普蘭尼奧,與意大利專業設計師團隊合作,提升高端定制產品的品質、工藝和品牌形象,通過自主品牌和國際品牌相結合推廣高端定制業務。此外,“電商” 在接受采訪時成為陳玉劍口中的高頻詞匯,他表示,網絡電商還是要繼續做大做強,公司已組建獨立的電商團隊,推動線上線下服務、銷售融合,預計電商渠道能夠成為公司今后快速成長的支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