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領集團成行業黑馬 實現150%以上同比增長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行業黑馬:紅領集團今年實現150%以上同比增長。
在服裝行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青島紅領集團無疑是一朵奇葩。2013年,紅領實現了20億的銷售業績。而在服企飽受高庫存煎熬的今年上半年,紅領集團今年以來卻實現了生產、銷售、利潤指標150%以上的同比增長。這些漂亮數據背后,是這家企業獨特的互聯網思維:自2003年開始,紅領用了11年的時間,投入2.6億資金,用信息化互聯網的思維,以紅領3000人工廠作為試驗室,建立了自己的大數據系統。
據說,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參觀后對其非常認可,并讓海爾集團幾百名中層以上領導分9批到紅領學習,取經其互聯網思維。工信部出版的《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干部知識讀本》中,紅領也作為典型案例刊登于內。甚至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也對其進行了三分多鐘的報道。
紅領集團常務副總裁李金柱用馬云的話來總結互聯網時代的特點,“流動的店鋪、流動的老板,人就是門面,嘴就是營業窗口,緣分就是顧客,手機就是收銀臺,生意在游山玩水間接洽,成交在談笑風生中搞定!你若有緣,你可以早點成為贏家,你若看不起,只能在家獨守空門店,繼續看不起,永遠來不及!趨勢絕對不會在所有人都較好的時候才來。”
互聯網時代的熱詞之一是“數據”。“你可以把數據理解為寶藏,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包袱;你可以把它理解為金子,也可以理解為垃圾。”李金柱認為,數據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整個未來的世界就是數據的世界,但是有了數據如果不加以分析挖掘利用的話,數據也是沒有價值的。
談行業:服裝企業大多不關心消費者需求
服裝行業目前面臨著怎樣的境遇?從數據可以窺得一二。中投證券研報顯示,以行業內33家A股、H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可知,2014年上半年33家上市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增速為-2.6%,凈利潤增速為-3.6%,經營態勢依然低迷。同時受打折促銷影響,大部分企業毛利率下滑,整體毛利率降低至49.3%。
服裝行業的關店潮從側面也能感受到寒冬的溫度。2013年,李寧、安踏、匹克等大規模關店,累計關閉店數達2249家。Esprit公布的半年業績顯示,僅去年一年即在華關店38家。此外,美邦服飾(10.88, -0.08, -0.73%)去年門店數量下降200多家,佐丹奴去年上半年內地門店數目減少了180家。
而據中國紡織商會數據顯示,國內服裝行業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純利潤率僅為5%左右。與此同時,人民幣升值也讓很多以外貿為主的服裝企業利潤很受影響。
關于服裝行業目前所處的寒潮,青島紅領集團常務副總裁李金柱對新浪財經表示,造成今天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許多服裝企業長期以來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服裝經營上面,一直心有旁騖,在做其他事情。
除此之外,他還從幾個角度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了目前服裝行業存在的幾大問題。
一、價值觀不對。傳統制造業的價值觀還停留在通過什么手段、渠道、宣傳方式來保證企業的市場份額、收入和利潤,但是并沒有關注消費者的需求。
二、經營思想不對。傳統企業的經營思想是做任何事情,都從企業的角度來思考,以產品為核心,卻沒有想過能給消費者帶來什么。
三、經營方式不對。李金柱表示,很多企業認為多元化就能賺錢,于是就延伸并控制產業產業鏈。李金柱認為,企業什么都想做,就什么都做不好。
服裝行業的庫存到底有多大?業內流傳的一個判斷是,中國服裝市場一年的庫存按比較保守的估計都有4000億元人民幣的規模,現在各企業所有的庫存加起來夠在市面上賣3年。
“在這種高庫存的情況下,不少企業還是保持有一種傳統的思想:將精力放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從而降低價格”。李金柱指出,成本是有底線的,服裝價格一降再降就會產生假冒偽劣的不合格產品。至于提高效率,產品不好賣的時候,生產效率越高產量越多,庫存會更大。
談互聯網:你若看不起只能在家獨守空門店
服裝行業無疑是受到互聯網沖擊最明顯的行業之一。數據統計,2013年,我國服裝網購市場交易規模預計達4349億元,占整個網購市場的23.1%,2014年預計將達到6153億。中國紡織工業預計,2016年中國服裝網購生意業務范圍或者近萬億元。
除了冰冷的數據之外,人們也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看到,許多實體服裝店快變成了“尸體店”;要么人頭攢動,但很大一部分顧客卻只看不買,試好了感覺不錯就偷偷把牌子、型號記下來到網上去買。某種品牌服裝爆紅之后,淘寶網上馬上出現山寨版的“同款”。
于是不少企業開始朝互聯網轉型。美特斯邦威新開實體店最大特色在于融入了互聯網元素和O2O體系。無獨有偶,九牧王半年報透露,將線上線下一體化作為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9月1日,九牧王的“E商城”購物平臺正式上線。7月17日,百圓褲業宣布重組計劃,擬以10.32億元的價格,收購跨境電商環球易購。
對于服裝企業涉水互聯網的熱情,李金柱認為,企業燒錢做電商也沒有解決根本性的問題,因為它們還是在渠道上變革,并沒有從消費者的角度思考問題。 {page_break}
在李金柱看來,服裝企業要轉型,首先應該顛覆原有價值觀,積極融入到互聯網時代,和消費者建立互動關系。他認為,雖然一直有很多企業都打著“顧客是上帝”的口號,但只是停留于口頭上而沒有落實于行動。“企業用這個口號來欺騙顧客,卻沒有真正把客戶當成上帝,它們只是在喊。”
對于傳統行業,李金柱的建議是,用互聯網思維將行業研究明白,來做好自己的核心價值。除此之外,在弄清自己在消費者服務領域的核心價值之后,可以選擇性地跨界合作。“萬達、百度,還有騰訊,三個巨頭都合作了,我們這些小企業有什么理由還不去合作呢?”
李金柱認為,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可以用馬云的話來概括,“未來最好的生意,就是流動的店鋪,流動的老板!人就是門面,嘴就是營業的窗口,緣分就是顧客,電腦手機就是收銀臺,生意就在游山玩水間接洽,成交就在談笑風生中水起,你若有緣,就可以早點成為贏家,你若看不起,就只能在家獨守空店房,你若繼續看不懂,就永遠來不及!趨勢絕對不會在等所有人都叫好的時候才來,”
互聯網時代的熱詞之一是“數據”,李金柱對數據的理解是,“你可以把數據理解為寶藏,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包袱;你可以把它理解為金子,也可以理解為垃圾。”李金柱認為,數據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整個未來的世界就是數據的世界,但是有了數據如果不加以分析挖掘利用的話,數據也是沒有價值的。
談紅領定制:當阿里在說C2B的時候我們在做C2M
在服裝行業一片寒潮之中,青島紅領集團無疑是一朵奇葩。2013年,青島紅領集團實現了20億的銷售業績。而在服企飽受高庫存煎熬的今年上半年,紅領集團今年以來卻實現了生產、銷售、利潤指標150%以上的同比增長。這些數據背后,是這家企業獨特的互聯網思維。
自2003年開始,紅領用了11年的時間,投入2.6億資金,用信息化互聯網的思維,以紅領3000人工廠作為試驗室,建立了自己大數據系統。自2005年始,紅領就確立了發展高端正裝個性化量身定制MTM(Made-to-Measure)的企業戰略。通過MTM系統,消費者可以成為設計師,只需動動鼠標,就能獲得企業生產的個性化正裝。
其3D打印模式可以使得消費者自由輸入自己的體型數據和個性化需求,支持全球客戶DIY自主設計;款式、工藝、價格、交期、服務方式個性化自主決定,客戶自己設計藍圖,可滿足99.9%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紅領承諾,可以再七個工作日交付成品西服。
李金柱表示,紅領擁有這套由30多個軟件構成的定制系統的知識產權。
“當阿里在說C2B的時候,我們已經把C2M做了。”李金柱表示,紅領的模式的C2M模式,C代表消費者,M代表工廠,即消費者到工廠的直銷方式。消費者和廠家直接對接,沒有任何中間渠道。“企業的生產成本加上一個合理的服務費用,就是給到消費者的價格,性價比合理。”
紅領的毛利比行業平均水平要高。這其中的緣由是,在傳統的服裝制造行業,廠家將80%甚至90%的費用花在渠道上,而渠道商層層加價,工廠沒有得到實惠,消費者也承擔了過高的價格。另外,服裝行業傳統的定價方式本身就存在問題。“在定價的時候要考慮把這十套衣服的價格加到五套的身上,比如本身十套衣服定價應該定一百塊錢,他就必須定到二百塊錢。為什么呢?因為他要考慮這十件衣服里有五件最后賣不了,要送到回收站。”
傳統服裝企業規模大小的考核標準之一是門店數量。但李金柱表示,紅領一直將門店數量控制在300家以內。“店面必須有非常好的利潤,我才允許你店面存在。對一個加盟商來講,你純利達不到我的要求的話,我會直接給你斷貨,取消你的代理資格。”
紅領在門店數量上這種穩健風格也不無好處,因為渠道擴張過快讓許多品牌不堪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