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14年零售業“新常態”
隨著中國人口紅利漸漸到頂,實體零售業的增長率從十年前的年20%以上的野蠻增長,降到現在的年10%以內的理性增長,這已成為國內零售業的“新常態”。在這種“新常態”下,實體零售企業如何找準行業的發展方向,并且在行業內不斷的提示自己的競爭優勢?記者綜合一年來的行業大事,梳理了零售業的主要發展趨勢。窺一斑以見全豹,以濟南本土的零售業走向演繹整個零售行業的圖景。1 外資零售商接連“折戟”
在濟南,外資零售商正變得越來越勢單力薄。過去幾年,伊勢丹、易初蓮花等洋百貨乘興而至,掃興而歸,落得“水土不服”的名聲。當然,內外資零售商攻防互換已經成為行業趨勢,這在濟南表現得尤為明顯。
今年“五一”小長假,本該是濟南百盛兩周年慶的好日子,但它卻無奈宣告了閉店。盡管百盛是馬來西亞最大百貨公司,但它進入濟南的兩年其實一直不溫不火,一線“落魄”品牌和二線品牌艱難拼湊,娛樂、兒童游樂區等代表綜合體業態的缺失,讓這個只能算是“偽綜合體”的商業聚集地明顯人氣不足。
購物環境及購物體驗,百貨企業多選擇向具有購物、休閑、娛樂、餐飲等多元功能的購物中心方向發展。“百貨在現有的基礎上,逐步提升休閑娛樂和體驗消費等因素,增加影院、游樂、餐飲等休閑設施,讓消費者進入以后享受一種愉悅的體驗消費,是當下積極應對電商沖擊和宏觀環境影響,扭轉利潤下滑局面的長遠之計。”業內人士分析。
今年的振華商廈可謂大動作不斷。先是引進無印良品、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不斷向年輕人靠攏。另外,拿出6000余平方米,六、七、八層商業面積,準備做餐飲,引入主題餐廳。兒童娛樂式體驗場也是下一步振華要做的,此外還會定期搞一些文化巡展等,以此聚攏人氣。昔日的百貨商場,正越來越往購物中心方向靠攏。
與振華商廈相鄰的萬達廣場,今年也將本身就是綜合體的商場更進一步購物中心化。8月份,萬達廣場五樓美食、六樓健身區開業,至此,餐飲業態在商場內的比重越來越高。
實際上,振華與萬達離得足夠近,如果兩個大塊頭轉型后能形成互補,就會形成一個更大的商業綜合體。總之,他們都在通過餐飲娛樂吸引客流,從而帶來購物客源,全業態儼然成為一種消費大趨勢。3兒童主題商城呼之欲出
近年來,兒童業態正成為傳統購物中心、百貨商城的全新“引流大戶”,濟南諸多商業綜合體也是不斷加大兒童業態比重。統計數據顯示,“單獨二胎”放開有望在5年內新增750萬新生兒,這些新生兒在2015~2019年將拉動上萬億元的市場消費。于是,專門的兒童主題商城也在濟南蠢蠢欲動。
濼口商圈的紫金山兒童城便是其一。其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0億元,以“兒童商品貿易、兒童娛樂消費、兒童素質教育”為主導,以“兒童商品批發、大型生活超市、特色主題餐廳、影院動漫等”為配套,預計將于今年年底開業。
百盛撤退之后的泰府廣場也將搖身變為兒童主題商城,源自香港的時光海體驗廣場建筑面積達5萬平方米,是一個涵蓋孕嬰童產品、配套服務、兒童教育、職業體驗、親子農場等超過40000余種品類的一站式兒童體驗廣場。4便利店版圖不斷擴充。
今年,零售圈內相繼爆出家樂福、麥德龍、大潤發等零售大商超在全國展開便利店之爭的消息。業內人士表示,大賣場業態已滿足不了超市連鎖企業們的需求,“小而美”的便利店市場成了零售商超轉型的又一方向。
這些外資零售大佬的便利店還沒規模鋪開,但濟南不到一年時間就開了上百家便利店。今年3月份濟南市華聯集團開始涉足便利店市場,啟動了“華聯鮮超”項目,并以此作為集團重點發展的業態和未來新的增長點。截至11月初,華聯鮮超已成功開業8家分店。預計年內將開出十多家門店。
不只是本土零售商家盯上了便利店行業,2014年還有兩家外來品牌進入該行業。4月,高新區新生活家園附近的倍全001店開業,在隨后的半年中,倍全便利店迅速擴張到了30多家店。開業至今半年多,嘿客店一直在增加門店數量,目前在省城有30多家門店開業,已經完成了順豐在濟南區2014年的開店任務。5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2014年是業內公認的傳統零售行業O2O(Online To Offline,即線上到線下)之年。根據2014年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百強調查公布的50家主要百貨企業中,有36家已經開展網絡零售業務,多為自建平臺。線上線下購物體驗的融合策略正成為接下來戰略調整的方向。
在濟南,不少實體商超都有了自己的網上商城,而且網上商城的聲勢也是愈發浩大。比如,從去年起,華聯便借助自身的網購平臺—華聯易購網,在市內首次推出“網上預售”活動,線上購券,線下消費,今年店慶更是充分運用網購平臺吸引消費者。不少商超都開始通過網上商城、微信、微博等招徠人氣,全渠道銷售幾乎成了“標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