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外貿數據點評:多因素致進出口貿易入冬
進出口均創半年多來最低:11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688.5億美元,下降0.5%。其中,出口2116.6億美元,增長4.7%;進口1571.9億美元,大幅下降6.7%;貿易順差544.7億美元,擴大61.4%。
相比9月、10月的相對高位的出口增長,11月出口大大低于預期,創下7個新低;進口則更是同比負增長,創下8個月來的新低。進出口增速下降在意料之中,但如此低迷的數據卻在意料之外,3、4季度之交表現不錯的貿易數據已經入冬。
地區出口窄幅波動,對俄出口下降:按地區出口增速情況看,三大經濟體中,對美國出口終結了10月份增速上升之勢,11月增速回落0.5%,對歐盟和日本出口增速均下滑0.7%。對金磚國家兩勝兩降,南非增速降幅收窄,印度出口增幅上升1.3,而對巴西和俄羅斯的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對新興市場國家來看,韓國、東南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均呈現微幅上升勢頭,對港的也有所改善,降幅相比1-10 月的7.9%進一步縮窄。
總體來看,對外出口與當前世界經濟政治形勢相關度較高,三大經濟體中,除美國外、歐日經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戰,烏克蘭危機后效應和世界杯結束則影響到對俄和巴西的出口,新興市場國家也受到三大經濟體一定的傳導和影響,出口增幅因此也放緩。
多因素致使11月對外貿易入冬:11月是不平凡的一月,中國APEC會議注目、烏克蘭危機的后時代效應、歐日經濟困局泥潭,國際油價走低等。
綜合來看,11月對外貿易既和去年基數有一定關系,同時受到APEC時期京津冀大面積停產、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疲軟、歐洲經濟泥沼沒有走出有直接的關系,不過我們認為,中國內在的投資、消費需求持續走弱導致進口大幅下降是貿易整體入冬的根本原因。
當前,國內經濟來看,穩增長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改善需求還需要一定時日;外部主要經濟體,美國一支獨秀對中國出口拉動效應并不明顯,其他國家和地區多種原因使得對外貿易還要過冬一些時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