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汝祥:零售業中介功能將被消滅
不是危言聳聽,未來三到五年內,零售業將遭受滅頂之災。第一代商場叫鄉場,但是逐漸平臺空間向垂直空間革命,就出現百貨商場,這樣即有效利用了空間,又節約了時間。購物中心的出現其實最大滿足了時間成本。
上述幾個階段特征是,空間的價值越來越貴,一杯星巴克有60%的價格是租金成本。離消費者越近,租金價值越高,萬達等綜合里的興起就是用了消費者最短的時間成本。
電商的出現千萬不要當做技術的變革,電商的出現首先消滅了空間的價值,演變成一種時間的接觸,這意味著零售中介作為一種信息功能已經沒了,但是服務功能還沒消滅。電商目前還不能普及這是技術問題和時間過程,但這是大趨勢。
零售有競爭力主要是因為有“三座大山”的優勢,地租、廣告費、渠道。這其中的“無賴”的典型便是百麗、蒙牛與腦白金。但今天,零售業這些優勢都將不復存在。
淘寶天貓的出現的基礎是,出口受挫,供應鏈有富余。服裝為什么是最不合適電商產品偏偏成了最大的品類,如服裝、家居。現在一些服裝真的是天價,電商就是首先對暴利的產品開炮。
為什么反而是經濟不是最發達的中國反而成了最發達的區域?為什么三四線城市增長反而高出一二線地區?電商的出現就是收拾這些不合理。
一個商品從出廠到零售,中間毛利是不是越高越好?對于零售商來說,由于租金、人力等當然是越高,但是電商就消費了這個中間環節。所以,中介將會被消滅,服務將會永生,凡是利用信息不對稱來賺錢的都應該免費。
萬達電商成功的成功可能性為零,如果把會員做成電商的話,那蘇寧國美早就成功了。一切推動合理市場生態的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反人類反科學的一定不成功。
互聯網是一個預售的體系,不是一個現貨體系。劉強東的體系注定會失敗,我們一般買電視以前都會有一個電視,這時我們需要的是更強大的電視,而不是送貨速度更快。
未來傳統的渠道被終結,但渠道本身并沒有被終結。零售業將會出現贏家通吃,未來不要把商場定位于銷售平臺,把客戶做好群分,更多做成消費者活動基地,把大量的商品做成預售,構建一個生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