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對中國買家Say No
2015年2月,英國股權投資基金Permira減持德國著名奢侈品牌集團雨果博斯(Hugo Boss)約10.4%的股份,同時向意大利紡織品世家Marzotto出售價值5億歐元的股票,這意味著Marzotto 家族再次成為Hugo Boss的股東。交易完成后,Permira的持股比例從32%削減至14%以下,剝離資產總值約為15億美元。
早在1991年,Marzotto 家族就以1.65億美元收購Hugo Boss 77.5%的股權,2005年將后者以及2002年收購的華倫天奴(Valentino)等時裝品牌分拆成立Valentino Fashion Group。Permira在2007年通過收購Valentino Fashion Group得到了Hugo Boss的控股權。2012年,華倫天奴被Permira賣給卡塔爾皇室投資基金Mayhoola for Investments。
受到歐洲經濟不景氣、奢侈品需求遲滯、中東分銷網絡重整等因素的拖累,Hugo Boss在2014年的銷售收入和利潤都未達到預期。然而即使如此,Permira在持續減持的過程中并未青睞對國際奢侈品牌情有獨鐘的中國“土壕”,而是再次選擇了Marzotto 家族。
由于全球奢侈品行業的增速放緩,并購已成為整個行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奢侈品集團考慮賣掉利潤不夠豐厚的品牌單元,引入更符合潮流的輕奢品牌、手表和皮具等。近年來,業內知名的戰略性并購交易包括路威酩軒(LVMH)收購意大利珠寶商寶格麗(Bvlgari),Labelux集團收購著名女鞋品牌Jimmy Choo等。獨立奢侈品牌如意大利阿瑪尼(Armani)、法國香奈兒(Chanel)等最有可能成為并購市場上接下來的獵物:這些公司不像LVMH、歷峰(Richemont)等精品集團能把風險分散在多個品牌上,從而經受短期的市場沖擊。
2008年歐美債務危機之后,一些亞洲和中東的買家也開始在國際奢侈品并購領域嶄露頭角。亞洲近年來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一大奢侈品市場,主要歸功于中國內地消費能力的迅速崛起。雖然有些中國時尚服裝行業企業家與本土投資機構對投資國際奢侈品牌興趣濃厚,然而奢侈品行業并不簡單?!坝绣X就是任性”在跨境并購,尤其是奢侈品牌的交易中已被證明不適用。
首先,盡管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在公眾形象、設計水平、品質與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仍遠遜于歐美發達國家,因此頂級品牌的并購交易很難考慮中國買家。其次,歐洲奢侈品家族的掌門人即使考慮與潛在的投資者商談出售股權,也不喜歡公開拍賣,通常只和精心選擇的買家進行一對一的私下接觸。中國買家很難擠入奢侈品行業并購的小圈子。
第三,中國與歐美文化與觀念上客觀存在的巨大差異也是中國買家難以入股奢侈品牌的主要障礙。此外,盡管諸多奢侈品牌由于成本控制等問題背負了沉重的負債,然而即使經營陷入困境,這些公司也不愿降低成本、削減費用,設計和品質才是他們關注的重心。對于中國企業和投資者來說,很少具備使陷入困境的品牌起死回生的財務實力和運營經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