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DA任性所致 交上市后最差成績單
曾在上市后創下年44.9%業績增幅的PRADA(普拉達)集團,近日交出了近年來的最差成績單。據該集團發布的2014年財務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月31日,該集團在2014年的總收入為35.52億歐元,較上年同期下跌了1%。其中,中國所在的亞太區下跌最為嚴重,跌幅高達5%。據了解,這是PRADA集團自2011年上市以來出現的首次業績下跌。該財務報告將亞太區跌幅較大的原因歸結為“中國港澳重要市場受到政治因素影響”;而在記者看來,品牌定位與市場營銷戰略的頻繁變動,才是導致其高復合增長神話破滅的直接因素。
一直以來,PRADA都被業內譽為是“最懂女人的品牌”,同時“女人喜歡PRADA”也成為該品牌最成功的宣傳語。但令人意外的是,近兩年,PRADA迷上了男裝,這讓其此前在女性奢侈品領域打造的品牌優勢消失,PRADA品牌零售總監 GiulioBrini曾不止一次地公開表示“男裝將成為我們發展的主力”,在他看來男裝市場擁有強大的增長潛力。
記者認為,在奢侈品行業逐漸轉入調整期的今天,強化品牌定位、鞏固強項優勢、深耕銷售渠道才是維護好自身顧客群體繼而提升業績的有利保障。PRADA放棄已培養得較為成熟的女性市場,轉而大規模布局男裝市場的做法,有些舍本逐末、得不償失。
除了品牌定位外,PRADA的“善變”還體現在市場營銷戰略方面。早在2012年,PRADA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是最大及增長最為強勁的市場,是PRADA首選的擴張目標。然而到了2014年年初,PRADA的高層在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時矢口否認了這一說法,稱中國的消費者對海外市場報以較高熱情,特別是旅游消費異常旺盛,因此聚焦中國市場作用不大。從前后兩位高層不同的說法中可以看出,PRADA內部對市場營銷戰略規劃問題存在較大爭議,搖擺不定的營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該品牌效益下滑。據有關報告顯示,亞太區在2012年的業績較2011年同期上漲了32.5%;而到了2013年,這一數字卻下降了11%。
{page_break}事實上,PRADA集團在2013年前三季度就已經出現了十分明顯的業績下滑跡象。2013年前9個月,該集團亞太地區的凈銷售額為9.32億歐元,同比增長14.4%;與2012年同期該地區高達40.5%的增速相比,下降超過六成。記者認為,市場營銷戰略準確地反映了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發展需求,具有指導性意義。如果頻繁變更,不僅不利于執行者明確銷售方向,更易導致品牌陷入規劃誤區。
如今,老牌奢侈品品牌在度過亞洲市場的紅利期后,均面臨重塑和創新的挑戰,他們要么以提價的方式來穩固和提高品牌定位,要么轉型為輕奢品牌,服務大眾。然而,PRADA卻在自救的過程中又一次顯露出了 “善變”的個性:2014年年初,PRADA計劃在中國區增設10至15家門店,全球新增80家門店。然而據2014年的中期財報顯示,PRADA將全球的開店數量縮減至65家。有消息顯示,PRADA計劃投入資金開發初級奢侈品領域,增加價位在1000歐元至1200歐元的入門級奢侈品,以面向更多的消費群體,改善其邊際利潤。記者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拉低產品單價就意味著拉低品牌價值,而奢侈品品牌的核心價值一旦被稀釋,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便會大打折扣,由此引發的品牌衰敗和業績下滑將不可避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