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凱談行業深化調整需要面對的挑戰
服裝、家紡、產業用三大終端行業的整體運行均有提高,優于產業鏈前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市場結構因素,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支撐了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是原料市場一路下滑,對產業鏈前端確實造成一些影響。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第三屆第五次理事會議與2014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頒獎盛典同期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名譽院長林毅夫等為20名創新人物頒獎。
會上,王天凱對2015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走勢進行解讀。他說:“紡織行業在2015年總體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態勢,但由于內外市場及國內要素供給方面仍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行業各項運行指標增速預計與2014年基本持平或略有提升。根據3月中紡聯春季調研結果,企業訂單及開工情況基本正常。此外,今年1月起紡織服裝行業出口退稅率提高,以及江蘇、河南等多省先后推行‘高征低扣’改革,都為紡織服裝企業提供有利政策環境,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王天凱指出,盡管如此,今年紡織業面臨的外部形勢依然較復雜,行業在促增長、調結構中仍遇六大突出問題。
首先是原料價格波動對產業鏈的影響。棉花問題最終還是價格和質量的問題。由于受到庫存、配額以及新政策實施中一些問題的影響,企業對今年的棉價走勢依然要給予高度關注。
第二是節能環保形勢更加嚴峻。幾年來,盡管行業和企業都非常重視環保工作,全力以赴推進節能減排工作,但紡織行業整體面臨的壓力仍然不小。主要是由于國家在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等方面的要求和標準不斷提高,紡織企業面臨資金短缺、技術支撐不足及綜合成本增加等多重壓力,節能減排水平提升受到制約。
第三是部分行業結構性過剩和同質化競爭加劇。近年來,國內外市場需求增長動力均相對減弱,部分行業產能仍在一段時間內延續慣性增長態勢,顯現出了生產能力階段性、結構性的相對過剩現象,以及常規產品同質化競爭加劇的問題。相比而言,產業鏈中下游環節結合市場變化、產能調整相對較快。上游產業特別是化纖產能需高度關注,淘汰落后、加強自律以及強化差別化產品開發等任務亟待落實。
第四是綜合成本上升壓力依然突出。用工成本連年上升無法逆轉,現在更重要的是融資、土地、渠道、環保投入等費用持續增長,企業綜合運行成本顯著提升。小微企業由于缺少規模效益支撐,成本上升造成生存壓力更大。
第五是區域結構調整與跨國資源配置面臨新考驗。國內區域結構調整面臨一些新的問題,需要深入探討市場發展與產業格局的結合點,準確判斷區域結構調整與產業轉移的發展前景。此外,我們發現企業“走出去”的速度要比預想得快,但是只有那些具有跨國資源配置能力的企業才能“走出去”。
最后一個問題是市場多元化對消費方式的影響。消費需求、消費方式的變化越來越快,不論大小企業同樣面臨巨大的挑戰。企業必須面對變化的市場來確定自身的定位。
同時,王天凱指出,紡織行業要形成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積極開展“互聯網+紡織”行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重塑紡織行業增長新動力、新優勢。
盡管中國的增長潛力無需質疑,但從總體上看,今年紡織行業面臨的外部形勢依然較為復雜,既存在國際經濟逐步回暖、國內全面深化改革等有利條件,也存在內需增長不足、國際競爭加劇等諸多風險因素,行業促增長、調結構和提質增效的任務依然艱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