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之下的供應鏈發展
因為融合度不夠,目前我國許多產業集群還未形成穩健的供應鏈體系,這也導致了行業整體協同創新的能力不強,這種現狀也決定了行業和產業集群下一步的轉型方向。
關于供應鏈融合的路徑,伏廣偉介紹,行業當中,一些企業沒有直接的供應鏈,只是依托于一個虛擬的供應鏈模式,整合行業企業資源,如香港利豐。
而在全球供應鏈縱向一體化的模式當中,我國紡織產業被定為在處在微笑曲線的低端,也就是生產環節,在這一模式中的企業,必須延長自身供應鏈,向曲線兩端進發謀求利潤。
而現如今,互聯網+思維挑戰傳統商業模式,供應鏈模式再次隨之發生變化。在電子商務的影響下,制造業不再依賴于規模效益,而更多依賴于其對市場的反應速度,比如提高了生產效率,抑制了信息不對稱的弱點等。
“D2S(desighto shop)模式對供應鏈的影響,以及個性化需求的反饋等也已經開始顯現了,而且會隨著互聯網的進步而愈加顯現。”伏廣偉表示。
時尚產業的消費層次本身就有很多種,如快時尚、奢侈消費、定制消費等等,將來,伴隨消費層次的多元,會形成層次更加豐富的供應鏈。供應鏈的多層次和個性化是相互作用的關系,歐美許多國家供應鏈的構建,從一開始就注重從分層次、級別、產業分工和融合的角度進行,在中國,供應鏈的層次化和個性化發展的大幕才剛剛拉開。
伏廣偉表示,以往的供應鏈合作模式,做到真正的融合的還是比較少。融合的意義還是在于推動個性化發展,推動建立個性化發展的產業聯盟和供應鏈聯盟。
“中國紡織工業大進大出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消費品出口高增長的時代也將得到終結。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從成本導向到價值導向的轉變已經不可逆轉。打造多層次、個性化的供應鏈鏈條,是中小企業的出路所在,也是集群經濟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伏廣偉表示,未來,紡織服裝行業供應鏈的層次勢必會更加豐富,沿著個性化發展方向建立產業聯盟和供應鏈聯盟將成為一種必然。
事實上,構建層次更加豐富的、更具個性化的供應鏈聯盟,對整個紡織服裝產品供應鏈的意義不言而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