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與藝術品之間的關系
藝術基金會、藝術展覽、與藝術家跨界合作……奢侈品牌日漸膨脹的藝術野心到底是為了什么?
第一,有助于提高奢侈品牌的藝術形象。如同本次展覽,將奢侈品引入藝術中心,和真正的藝術品一起并肩展覽,這樣在模糊了兩者界限的同時,提升了奢侈品的藝術內涵。第二,藝術家的參與為奢侈品牌注入了新的靈感,為奢侈品開拓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第三,本土設計師的參與有助于加速國際奢侈品牌的本地化發展。第四,奢侈品牌和藝術家跨界合作的成果經常被打上“限量”的標簽,這無疑也提升了奢侈品的價格與價值。
然而利益并不是單方面的。對于藝術家,尤其是一些成長中的年輕藝術家,奢侈品牌慷慨地為他們成立藝術基金會,搭建展示作品的平臺,為引領他們進入當代藝術之門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最后,對于平凡如你我的普通觀眾,奢侈品不再意味著專柜上遙遠的陳列、昂貴的價格和銷售不屑一顧的眼神,而親切地走到我們面前,向我們展示它們無盡的美,講述它們動人的故事。我們和奢侈品的關系就這樣變得前所未有的單純與真誠。
因為“迪奧小姐”的駕臨,工作日的尤倫斯藝術中心變得空前的熱鬧。偌大的展廳被充滿優雅情懷的粉紫色燈光所籠罩,無論是展出的服飾、香水、裝置、圖片還是雕塑都無一例外地被包裹上了一層浪漫的情懷。展覽內容主要可以劃歸為兩大部分:克里斯汀·迪奧本人的藝術淵源和17位女性藝術家設計的藝術作品。而在布展上,這兩大部分并沒有明確的區隔,這17件藝術作品夾雜在克里斯汀·迪奧的生平和創作中,好像散落在奢侈品花園里的玫瑰花。
給我印象最深的作品是來自法國藝術家瓊娜·瓦斯康絲勒的“我愛迪奧小姐”。這個三米寬的巨型蝴蝶結無論從展廳哪個角度看都十分搶眼。更加令人驚嘆的是,蝴蝶結上閃閃發光的竟然是裝有二極管燈的1665個香水瓶。瓊娜希望通過唾手可得的原材料,創造出無法預期的奇跡,在表達自己孩子氣的同時,復刻了“迪奧小姐”的精髓:建筑師般的謹慎與棉花糖般的輕盈。
另外一個吸睛之作是來自韓國藝術家李昢的“內殿”。這個懸掛于半空中、未來感十足的作品約5米高,重達500公斤,是用鐵、鋁和聚苯乙烯等原材料打造的一個蠶繭型的內殿。觀眾可以獨自進入這個金屬蠶繭的內部,一個暫時與世隔絕的空間,據說這樣能夠喚起回憶和激發自省。李昢認為回憶是和嗅覺最相近的一種感覺,這正是“內殿”和“迪奧小姐”香水的完美結合點。的確,就好像下雨天泥土的氣息、媽媽衣服上的味道還有幼兒園正午時分的飯香……有時氣味比圖像更能勾起人的回憶。
不難發覺,展覽中香水只是一個引子,更重要的目的是體現和踐行產品與當代藝術的合作精神。如此看來,小小一瓶香水所要承擔的東西實在太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