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引入品牌集合店的形式 也無法扭轉格局
而在今年10月份打響的京東超市和天貓超市的戰役,將線上超市與線下超市的PK推進到了迫在眉睫的階段,京東超市雙11當天訂單量同比增長190%,一度成為了消費者囤購日用品的熱銷平臺,天貓下了血本在北京下了一場“紅包雨”沖擊線下超市,這讓我不由得回想起百貨商場淪陷的場景,線下的超市會不會如百貨商場般重蹈覆轍?
1、品類PK:事實上,線下超市最優勢的品類在于生鮮這一塊,而這對電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做生鮮電商考驗的是供應鏈、倉儲能力、冷鏈物流的建設和配送效率,甚至需要做到即時配送和即時退換貨。這樣的難度在電商里能做到的也就只有京東了,天貓超市估計得花上好幾年的功夫再來一起競爭,畢竟十多年自建物流體系,深耕自營不是隨隨便便投入重金就能夠趕超的。
而線上超市超市目前對線下超市最直接的沖擊還是非食品品類,一般非食品品類在線下超市的占比能夠達到40%-50%,而在線上超市的沖擊下大部分的線下超市在非食品品類的銷售都有不同幅度的下滑,今年雙11京東超市個護清潔品類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3.2倍,母嬰品類訂單量是去年的2倍,足以見得線上超市的來勢洶洶。
2、消費場景PK:一家線下超市的商品SKU最多也就10萬,而電商則隨便就超過了100萬,加上店面租金、人工成本等費用的壓力,線下超市的優惠力度很難達到線上超市的水平。其次,像京東超市這樣依托自營模式優勢的電商,同時擁有覆蓋全國的倉儲物流體系,在京東“211限時達”區域可以享受到當日送達的體驗,無論是從價格還是物流服務上帶給消費者的體驗已經越來越好。因此,越來越多的用戶已經開始用手機逛超市,并且線上消費占比還會越來越高。不過,雖然百貨商場已經淪為了用戶的“試衣間”,但超市若在服務質量和購物環境上多下些功夫,和線上超市PK也還是有機會的,畢竟用我們在生活中需要各種各樣的環境,如果買東西、做按摩、做美容等等全都在家里完成,那生活豈不是失去意義了。
3、O2O:其實這部分京東到家做了一個聯接,目前已經上線商超、外賣和鮮花,其中超市的頻次最高,而京東到家是區域定位的,也就是說借助LBS定位,在京東合作的超市所有門店中可以隨時找尋最近的店面進行購物或是一鍵下單配送,目前京東入股永輝超市算是合作最深的超市之一,其他的大多數超市和京東超市依舊是處于競爭狀態,而這種雙贏的合作形式其實對其他傳統的超市也是潛在的威脅。
如果說線下購物中心去百貨化是線下商業地產的戰略調整和趨勢,那么電商的迅猛發展實則是對線下百貨的一記重拳,一方面電商擁有豐富的品牌商資源,另一方面像京東深耕自營長年積累的品質口碑和高效配送售后服務已經深入人心,這也使得線下純百貨商場非常的郁悶,就算是百貨引入品牌集合店的形式,也無法扭轉線上越來越高的銷售占比,所以中關村IT賣場三年銷售也趕不上京東一年營收,被京東滅掉也是意料之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