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的未來到底該怎么辦
新年才剛剛過完,我們迎來了“猴賽雷”的一年,可春節后的零售業卻是“降”聲一片,在這初春時節零售業迎來了一股濃濃的寒意。各種關于零售業2015年度業績下滑的消息是撲面而來。其實,這些消息并也并不令人意外,甚至可以說,零售業業績下滑正在成為新常態。
根據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2016年春慶黃金周期間,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相比上年同期下降6.6%,增速跌至金融危機后的2009年的相同水平,比2015年春節黃金周降幅擴大4.8個百分點。
在調查的100家大型零售企業中,僅有25家企業零售額實現正增長,另外75家企業零售額均為負增長,有50家企業零售額降幅超過10%。
每年春節至元旦珠寶首飾等高檔商品往往都會成為人們爭相購買的熱門年貨,所以珠寶首飾店的銷售情況應該是全線飄紅,而今年的實際情況卻不盡其然。
就拿周大福來說,周大福珠寶集團日前發布春節假期銷售數據顯示,今年1月25日-2月14日的農歷新春期間,集團零售值下降29%,以固定匯率計算,跌幅為25%,同店銷售按年下降28%。其中周大福于內地的零售值減少30%,同店銷售減少31%,同店銷量下跌29%。
面對這樣的現狀,零售業應該如何突出重圍?能否把挑戰變成機遇,開辟出零售業的新時代。
在銷售額增長甚至負增長的同時,毛利潤普遍下滑是零售業業績滑坡的重要原因。而導致零售業的毛利潤持續下滑的原因主要主要有三個。
一是包括稅收、流通費用、人工費用和商場租金在內的各項成本逐年上升。于此同時,商品的價格卻很難上去。的確,各種成本上升成為了零售業發展的主要矛盾。零售企業的房租、人工、水電、刷卡費等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在70%以上。所以說如果各項成本的價格因為各種客觀原因不斷攀升,零售業的毛利潤必然受到巨大的影響。
第二是行業競爭加劇也導致零售業利潤下降。說到底,零售業還是在拼價格,而不是拼服務?,F在很多商場還停留在低層次的價格競爭上,在商業供給全面過剩的情況下,除非兼并重組,才能達到平衡,零售企業的毛利率就會上去了。
第三個原因來自于近幾年大肆興起的電商。電商的出現,確實給實體商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電商本身的中間環節就少,再加上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一些大的電商甚至賠錢進行銷售,硬生生的把渠道環節多、價格高的實體商業逼進了墻角。
馬云說,壞消息是經濟形式很不好,而且可能持久性的不好,好消息是大家都一樣不好。用波士頓矩陣分析,實體零售業活脫脫成了一只“瘦狗”,十七大職業中,被看好度倒數第一,真是虐心!
但是,無論如今的形勢有多么艱難,也不能一蹶不振,日子還是得繼續過下去的。跌倒了沒關系,最重要的是怎么站起來,怎么站穩了再也不會倒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