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尋找新動能 傳統模式必將成為過去
社會的發展,進入新舊交替、崛起與沒落史無前例頻繁的新時代,企業倒下去與站起來似乎都在轉瞬之間,持續的洗牌與價值再聚合無情地倒逼企業改變傳統運營模式。紡織服裝行業無論是生產制造還是流通環節,必須向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柔性化和服務化轉型。
從2015年各項指標來看,紡織行業運行總體呈緩中趨穩發展態勢,產業結構調整繼續推進,紡織、輕工等消費品工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三成以上。
從產業屬性看,紡織服裝是滿足人民物質需要的工業產品,也是豐富人民精神生活的文化載體,紡織產業有促進經濟增長、拉動就業的經濟貢獻,也有美化生活、弘揚文化的文化貢獻。
從產業責任看,紡織服裝工業首先是生產優質產品,形成有效供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這決定了紡織服裝工業作為重要民生產業和創造國際化新優勢的產業,行業發展的要求不能降低,行業發展的質量不能降低。
從產業使命看,紡織服裝工業要以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和社會和諧為重要使命。這決定了紡織服裝工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綠色發展、責任發展的方向不會改變,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的宗旨不會改變。
因此,紡織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了產業定位的新表述:
“紡織工業是我國傳統支柱產業、重要的民生產業和創造國際化新優勢的產業,是科技和時尚融合、衣著消費與產業用并舉的產業,在美化人民生活、帶動相關產業、拉動內需增長、建設生態文明、增強文化自信、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如何有效整合資源、創新商業模式、鏈接上下游,抓住消費趨勢,引領消費潮流,實現轉型升級,對于專業市場以及產業集聚地,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創造國際化新優勢、科技和時尚的融合、衣著消費和產業用并舉”,是中國紡織工業轉型升級走向高端的必然要求和必經過程。
需要重視四個發展趨勢:社會發展帶來消費方式的改變、科技發展帶來生產方式的改變、互聯網時代帶來營銷方式的改變、資本力量帶來發展速度的改變。作為服務于社會、經濟、消費的紡織服裝專業市場應該在這一大趨勢下有新的作為:融入消費潮流去引導潮流、依托科技創新去引領創新、拓寬營銷界面去提升營銷、撬動資本去擁有發展的資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