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尚?控股:打造時尚、科技、服務新紡織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進入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新常態,比較優勢、市場競爭格局、資源環境因素等方面呈現出新的階段性變化,發展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

對北京時尚控股而言,“十三五”期間的產業新環境同樣也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供給側改革的推進,首都戰略新定位為控股公司培育新業務、拓展新領域、實現新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顧偉達介紹說。
邊干邊改,明確“時尚”新方向
顧偉達指出,從2015年起,北京時尚控股的前身“北京紡織控股”就開始重點對“十三五”期間公司發展的方向進行定位。經過公司董事會研究,報北京市國資委審核確認,北京時尚控股“十三五”時期的企業定位最終確定為:以時尚、科技、服務新紡織為特征,打造首都服裝紡織行業領先的時尚產業集團。

實際上,打造新紡織,創建時尚產業集團不僅是北京時尚控股第三次黨代會確立的奮斗目標,也是公司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適應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客觀需要。時尚、科技、服務既是新紡織的核心元素,也是時尚產業的重要內涵;打造新紡織是創建時尚產業集團的基礎和重要內容,創建時尚產業集團是打造新紡織的最終目標。
為什么在這個時期要做更名和定位這件事?談到這個話題時,顧偉達表示,“因為北京的紡織產業到今天已經有百年歷史,在幾代紡織人的努力下,雖然現在規模不大,但是卻很有影響力,在某種意義上,北京時尚控股代表著北京工業的發展。”
不論是從客觀的經濟規律出發,還是考慮到現實的產業環境,北京的服裝紡織產業都應該結合國家和北京市政府制定的發展規劃,在新的產業環境下,樹立“北京時尚”這面旗幟。只有把北京時尚控股的發展同首都的城市戰略定位進行緊密結合,公司產業板塊的架構才能更加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
做與國家宏觀戰略相符的事
據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趙宏曄介紹,在制定北京時尚控股的“十三五”規劃時,公司按照北京市國資委的相關要求,從起草階段到送審的整個過程,包括從董事會、經理班子在內的每一個成員都高度重視。
“因為‘十三五’對北京時尚控股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我們自身的發展不僅需要適應外部環境,做與國家宏觀戰略相符的事情,同時也需要結合公司自身的發展階段,做出這樣的調整。”趙宏曄說。
在“十二五”末,北京時尚控股實際上已經完成了一系列的轉型升級。在過去,社會對整個“北京紡織”的認識是一個傳統的企業集團,總體概念還是偏向工業制造類企業,不得不承認這在于人們對“紡織”二字已經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認識。
實際上,從北京時尚控股的發展看,在2014年底,公司的收入結構就已經發生了一個非常大的變化。據趙宏曄介紹,十二五末,在公司業務收入結構的占比中,與貿易相關的部分占比已經超過了50%,這也就說明,北京時尚控股不再是生產制造類的企業。
北京時尚控股向貿易服務類轉型是做得較為成功的,一方面,從企業構成上看,傳統的北京紡織服裝產業原本包含棉紡、毛紡、印染、化纖等等各個門類,但是隨著“十二五”期間按照高端服裝紡織業和現代都市服務業這個雙重驅動的結構調整,實際上到了“十二五”末期,公司的產業結構和內部資產構成都產生了較大的變化。
在趙宏曄看來,正因為有上述背景,北京時尚控股對“十三五”的規劃才會如此的謹慎,包括從公司名稱的變更到整個發展規劃的出臺,都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從“新格局”到“時尚產業集團”
在2014年召開的第三次黨代會上,公司確立了打造時尚產業集團的目標,按照這個方向,北京時尚控股的“十三五”規劃也有了明確的指導思想和架構。
趙宏曄透露,在規劃制定前期,公司專門組織人員調研了包括上海、天津紡織等兄弟單位,在調研調整過程中,領導班子希望找到一條既能結合北京地域特點,又能適合北京時尚控股實際情況的“十三五”發展之路。
直到2015年底,北京時尚控股在充分分析“十二五”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制定了以時尚、科技、服務新紡織為特征,打造一個在首都服裝紡織行業領先的時尚產業集團的目標。在談到對公司“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理解時,趙宏曄表示,“時尚產業集團”的目標實際上也為公司在“十三五”階段的整體定位有了規劃。
{page_break}據了解,在“十二五”期間,北京時尚控股的定位是“構建適合首都經濟發展特征的紡織發展新格局”,按當時的發展階段,這個規劃的重點在于‘新格局’,而現在,在“十三五”規劃制定的過程中,領導班子已經明確公司要打造的是“時尚產業集團”。
在趙宏曄看來,這種戰略上的調整,更多體現在控股公司的發展正在向更成熟的現代化企業運作道路上邁進。正因為如此,原來的“紡織控股”更名為“時尚控股”才更符合時尚產業集團的發展方向。
在北京市國資委有關領導看來,時尚產業集團的目標不僅僅是在發展模式上有所轉變,這意味著未來的工作不僅要做到“超越紡織發展格局”,更要著眼于促進北京時尚產業的發展。


服裝紡織為主,培育文創與科技
時尚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概念,但對產業而言,卻不能泛泛而論。尤其是對北京時尚控股而言,更應該有所側重,找到一個核心的元素。
趙宏曄透露,在制定十三五規劃的過程中,北京時尚控股內部進行了多次研究,并和北京市國資委進行反復溝通,最后結合企業的發展現狀,確定了十三五期間控股公司的主業仍然是服裝紡織。
“但是這個服裝紡織業,是賦予了新內涵的服裝紡織業,包括:以設計研發與品牌運營為引領的時尚服裝業,以功能性紡織品研發及綠色生產為主導的應急產業,以服裝紡織全產業鏈相關貿易為代表的商貿服務業,以服裝紡織及相關領域檢驗、檢測、標準及服務為核心的科技服務業”。趙宏曄說。
按照國家的提法,服裝紡織業是創造國際化新優勢的產業。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服裝紡織業不僅是我國傳統的支柱產業,更是重要的民生產業和創造國際化新優勢的產業。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貿易順差的70%來自于紡織服裝。通過科技與時尚的融合、衣著消費與產業用并舉,服裝紡織業在美化人民生活、增強文化自信、拉動內需增長、帶動相關產業、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因此,在趙宏曄看來,服裝紡織業成為時尚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必須堅持的戰略。北京時尚控股在品牌、產品、技術、管理、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積聚了豐富的經驗,“雪蓮”、“銅牛”、“雷蒙”、“天壇”、“綠典”、 “無咎”、“PURETOUCH”等一批服裝品牌不斷引領時尚服裝業的發展。北京時尚控股作為北京時裝之都建設的重要力量,具備打造時尚產業集團的基礎和優勢。

除了服裝紡織外,在“十三五”時期,北京時尚控股還要培育兩個創新性的業務板塊,分別是文化創意和信息科技。據趙宏曄介紹,文化創意具體包括:文化創意業、文創服務業和文創地產。而信息科技則具體是指互聯網接入及相關服務、信息系統集成和軟件開發應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