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戶外用品行業如何爭奪市場
戶外行業是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作為體育運動中重要的一個分支,戶外運動也越來越多地占據了人們的眼球。本文從三由運動的掛牌說起,試著梳理戶外用品在國內戶外品牌。
三由戶外掛牌新三板
三由戶外成立于2012年3月26日,主要從事戶外休閑、運動服飾用品的設計與銷售。根據全國股轉系統披露的掛牌資料顯示,長寧區國資委為三由戶外實際控制人。公司2014年度虧損25.50萬元,2015年盈利55.20萬元。公司2015年度較2014年度營業利潤增長121.67%。2015年度和2014年度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7.42%、51.61%。
目前的市場狀況
目前國內的戶外用品市場,由于國際品牌的涌入,品牌之間競爭逐漸加劇。從2000年到2014年,國內戶外用品的零售總額增長速度每年達到了42.00%,2014年零售總額達到200.80億元。相對中國龐大的消費人口,行業目前規模基數仍然很小,越來越多的品牌與產品開始出現,并且發展迅速。
2016年第一季度,戶外市場資本融資頻率加快,哥倫布掛牌新三板、山脈戶外獲得1800萬A輪融資、北京汖致獲3億元A輪融資、可穿戴設備品牌bong獲得320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加上探路者,三夫戶外等上市公司在各領域的不斷布局,戶外用品市場依舊火熱。
戶外用品市場在國內的發展
1、初級萌芽階段
20世紀90年代之前,戶外運動這個概念在中國并沒有多大的影響力,大眾消費者對戶外運動及戶外運動用品的認知幾乎為零。戶外用品生產企業也是寥寥無幾,一些戶外運動專業人士大多選擇國外品牌。90年代以后,一些國內戶外用品廠商開始轉型,慢慢形成自有的生產廠商。但當時所生產的產品只是處于初級模仿階段,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專業性能距國際水平均有較大差距。
2、海外品牌的入駐
1995年第一個海外戶外用品品牌進入中國并且發展良好,一股海外戶外品牌進駐中國的熱潮也被掀起。這個時期,它們主要在北上廣一線城市布局。憑借著先進的技術與良好的發展理念,占據了一定量的市場份額。國外的戶外用品企業主要以專賣店的形式進行拓展,但由于體量較小,市場不規范,消費者的認知也有限,很多專賣店面臨被淘汰的危險。
為了轉變這個形勢,擴大銷售,早期的專賣店開始將體育休閑產品融入到商品中,同時加強服務,構建戶外俱樂部,讓用戶對于戶外運動有了更深的了解,從而形成了一批潛在的用戶。
3、本土品牌的發力與渠道的拓寬
2000年以后,國內本土戶外運動企業開始大量涌現,企業開始慢慢從單一的生產型企業到自有品牌的建設。此時正是國內經濟發展迅速、人們消費理念開始慢慢轉變的時期,戶外用品的市場需求得到了提升。國內品牌不斷重視品牌宣傳以搶占先機。而在銷售渠道方面,隨著消費群體的擴大,原有的專賣店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發達地區的市場需求,戶外用品商店開始尋求新的突破,一是以自身的資源優勢,向連鎖化發展;二是進駐本地商場,戶外用品店和商場店成為我國戶外用品銷售的兩個主要渠道。
4、戶外產品的分化與發展
而到了2005年以后,戶外運動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大眾戶外運動產品受到人們的歡迎。戶外運動產品慢慢出現分級。一部分專業化程度高的品牌依舊明確自身的專業化發展方向,將消費群體定位為專業人士。而多數產品線較全面的戶外品牌則將目光放在更加廣闊的大眾消費人群上,產品越來越多地摻入日常休閑的元素。在理念方面,各大品牌不斷將戶外運動泛化,與一些時尚的概念相結合起來。這也為一些專業性較弱的企業提供了一個擴大消費市場的新思路,使得戶外產品品類更多,消費者選擇的范圍更廣。
5、國內戶外用品市場未來的預期
在中國戶外行業依舊是一個新興的快速成長的朝陽產業。目前國內的戶外用品市場規模已超兩百億。2012年、2013年、2014年三年中國專業戶外運動用品的零售總額分別是145.20億元、180.50億元、200.80億元。2013年增長24.31%,2014年增長11.28%。
對比美國、歐洲等發達市場而言,我國戶外用品市場還有一定差距。例如2011年我國戶外用品市場規模約為107億元人民幣,而戶外用品市場較為發達的歐美國家同期市場規模達到了1800億人民幣。其次,從戶外用品的消費類型看,現階段受場地、設施及消費能力的限制,我國戶外用品消費目前主要集中在徒步、登山、攝影及垂釣等基礎戶外運動穿著類消費,而露營、房車野營等戶外裝備類消費占比較低。
戶外用品企業未來如何更好發展?
1、專注細分市場
盡管目前國內戶外用品未來預期良好,消費潛力巨大,但是目前國內戶外用品企業已經開始了激烈的競爭。一些規模較小又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也有被淘汰的危險。由于服裝行業技術門檻不高,行業參與者也越來越多,在2015年達到800家以上。國內品牌如探路者、三夫戶外等上市企業實力雄厚,國外品牌如北面、狼爪、始祖鳥等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支持者也眾多。戶外行業由原先的藍海將會慢慢變成一片紅海。
戶外用品企業特別是那些中小企業想要在這股浪潮中不被沖走,專注細分領域是一個可行的思路來保持自身品牌的獨特性,從“泛戶外”理念出發,做出更深度的營銷,挖掘出新的消費亮點,尋求新的發展方向。
未來隨著國民收入和戶外消費領域細分程度的提升,露營、自行車、滑雪、沖浪、攀巖、自駕越野等戶外運動將慢慢普及,屆時這些領域的戶外用品消費市場也將成為一個銷售增長點。
{page_break}2、深入“互聯網+”概念,線上線下大融合
在如今互聯網產業的不斷發展背景下,傳統單一的實體店經營模式已經漸漸地不適應人們消費模式的轉變了。今年上半年,戶外用品公司哥倫布的董事長兼總經理魏慶華,在公司掛牌新三板都不到5個月時,就把自己持有的42%股份質押給了上海一家資產管理公司,辭掉董事長兼總經理的職位。哥倫布專注于傳統的實體店模式,但是單店效益不夠理想,無法滿足公司正常運作的資金需求。這也為其他戶外用品企業提供了一個借鑒:線下實體店需要跟線上有更好的結合。
根據中國服裝電子商務行業調研報告顯示,2014年服裝網絡零售交易市場整體規模將達到5195億,在整體網購市場中的占比將保持在27%左右的水平,服裝在網購中占了最大的比重,而網購作為增長巨大的消費市場,它的地位毋庸置疑。因此傳統的戶外用品企業必須重視線上的發展。
推廣電商品牌要比傳統線下品牌快的多,并且推廣成本低,運營靈活,具有良好互動性的優勢。線上銷售,線下體驗,線上慢慢地開始成為重要的消費終端。
3、創新業務模式,品牌合作共贏
企業的優勝劣汰是自然的經濟規律,面對越來越多的品牌競爭,尋找新的業務模式無疑成為一個重要的突破口。由于專業的戶外裝備價格過高,近年來,戶外用品的租賃和共享等創新形式越來越多。對商家來講,戶外用品租賃模式也有利于戶外運動和裝備讓更多消費者接受和認可。很多消費者在通過租賃等形式了解戶外用品之后,很有可能成為更高級玩家,自然也會購買更多戶外用品。
另外,品牌合作也將成為一個新的經營模式。在歐美國家品牌集合店是比較成熟的一種經營模式,這在中國剛剛起步。各品牌之間可以合作共同經營,減少產品重復率。在企業減少成本的同時也方便消費者能更快找到自己想要的產品。所以這幾年,多品牌集合店在國內漸成趨勢。
戶外運動產品在2010年到2014年之間在國內的發展可謂迅速。即使是在非戶外運動場所,如大街、商場等地,戶外服裝出現的頻率也是不斷增加。近兩年戶外產品銷售額繼續保持增長,雖然增速有點回落。根據中國戶外市場調查報告顯示,戶外運動用品在體育用品的零售占比也從13.80%提升至19.90%。全中國人口中有1.3億人開展徒步旅行、休閑戶外等泛戶外運動,占總人口的9.50%。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企業除了關注產品自身,還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戶外運動本身。
如前文提及的,目前國內戶外運動水平不高,消費層次不明顯等。戶外用品企業可以通過零售店宣傳教學、戶外社交、賽事開展等方式讓消費者有機會了解、體驗到更加豐富多彩的戶外項目。不僅僅是簡單的徒步、登山,還能有興趣去露營、攀巖、海釣等不同的戶外領域,這樣的客戶群體將會變得更為忠實與持續。
畢竟,運動員更離不開運動產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